教会十周年证道:唯独归荣耀给神

—— 秋雨教会周年证道系列

王怡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在这个惊心动魄的、忧伤的、不平安的夜晚,问你们平安。阿们!

今天我读到一位基督教作家奥康纳,在 1965 年他生前的最后一封信,里面这样写道:

“我认为,没有悲伤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但我常常怀疑我所承认的悲痛,以免它变成披着羊皮的自怜和自爱。祈祷要比悲伤好,快乐更强过悲伤,但是需要更多的恩典,才能快乐。”

这是一位圣徒在自己临死之前,想起了那位曾为他而死的耶稣基督所说的一番话。其中他提到三个词,与保罗在这段经文当中所发出的对上帝救恩的奥秘的颂赞,遥相呼应。这三个词就是:悲伤、祈祷和恩典。

序:一个悲伤、祈祷、恩典的夜晚

第一,这是一个悲伤的夜晚。这个夜晚不适合那些对自己的生活流连忘返的人,不适合那些与这个世界眉来眼去的人,不适合文艺青年,也不适合理科男,也不适合女汉子。这个夜晚属于那些忧伤的人。

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个夜晚属于那些身患疾病的人、与亲人分离的人、目前正在失业的人、失恋的人、破产的人。虽然这些人遭遇到某种外在的痛苦或困难,但是他们仍然可能缺乏一种神圣的忧伤,缺乏一种形而上的悲痛,一种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深刻的怀疑。

我见过一些失恋的人和失业的人,他们一边失恋,一边与这个世界眉来眼去。我也见过一些身体状况很糟糕的人,甚至身患绝症的人,他们常常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是他们仍然在自己的生活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换言之,他们并没有真的悲伤。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的失望,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失望,而不是作为一个有灵魂的人,灵魂的忧伤。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让我沉重地告诉你一个坏消息,而不是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这个可怕的夜晚,这个基督受难的夜晚,并不属于你,至少现在还不属于你。而这是我能够想象的,我所能知道的,关于你的人生的最可怕的坏消息。

第二,这是一个祈祷的夜晚。因为从昨天晚上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一直到今天下午衪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衪断气的最后一刻,耶稣一直在祈祷。

祈祷要比悲伤好。没有祈祷,悲伤就不能化解。悲伤就会变成披着羊皮的自怜和自爱。很多的时候,苦难会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就是悲伤的人看起来比较善良。

一个抱着儿子的尸体嚎啕大哭的母亲,一个遭受了凌辱和侵犯的女子,他们的痛苦会转化为一种义。承受痛苦的人会因为他所承受的痛苦而成为一个义人。不但别人会这么看,他们自己往往也会这么看。

所以我的第二点是要说给今天晚上在灵魂里面有真正的忧伤的人:忧伤并不能使你们称义。甚至,让我说,为基督而忧伤,也不能使你们称义。虽然为基督而忧伤,会让你下意识地觉得,你比那些在此刻不为基督而忧伤的人更好。注意,你会把自己称义的基础从受难的基督的身上挪到你自己的悲伤上面。

也就是说,亲爱的弟兄姐妹,连我们的神圣的忧伤,连我们属灵的追求,都仍然可能成为我们自义的基础。以至于我们在这个夜晚仍然会像彼得一样,赞美自己的信心,而不是赞美耶稣的受难。我们说:“主啊,纵然别人跌倒,我总不跌倒。纵然,这间教会只剩下一个人跟从你,那就是我。”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祈祷的夜晚。祈祷表明我们的失败。耶稣的受难表明,耶稣在受难之前祈祷,因为耶稣将衪的全能变成了无能。基督认同了我们的无能,基督站在我们无能的地位上,承担了我们的无能,所以无能的人才祈祷。今天晚上我们要祈祷,因为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无能。

祈祷也表明我们的失败。基督的受难表明,这个夜晚,人类失败到了极点。基督在受难之前祈祷,因为基督决定,衪的胜利必须经过失败而得到。基督认同我们的失败。今天晚上基督站在失败者的位置上,承担了我们的一切的失败。

最后,祈祷会引领我们的忧伤,使我们的忧伤上升为敬拜。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忧伤的敬拜,而是对基督和衪的救恩的奥秘的敬拜。在这个夜晚,愿主耶稣的祈祷引领我们,直到把一切的荣耀归给神。阿们!

第三,这是一个恩典的夜晚。无论你是前面说的第一种人或者是第二种人,今天晚上你都来到了主耶稣的教会。让我们在这个夜晚来承认,我们是多么、多么地需要更多的恩典。让我们在这个夜晚,透过那一位被杀的基督,再一次被我们自己的失败、无能和冷漠所震惊。

让我们在神的儿子被杀、被埋葬、降在阴间的这个夜晚,变成第三种人,就是完全降服在上帝的救恩和衪的主权之下的人,也是活在上帝的救恩和衪的主权的荣耀之下的人。

除非你变成了第三种人,除非对你来说,这是一个悲伤的夜晚,这是一个祈祷的夜晚,这是一个恩典的夜晚,否则我下面所要讲的信息绝对无法打动你。否则我所要传讲的一切只会使你更加的自义,而不是使你在上帝的荣耀和主权之下更加的谦卑。

否则你今天晚上就仍然是在为别人听到,而不是为你自己听到。你的心里面会说:“讲得多好啊,某某某,可惜没有来。”觉得这些话就是对他讲的。

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这样对你们说:你有神圣的悲伤吗?你渴望比悲伤更好的祈祷吗?你仰望和祈求救主更多的恩典吗?你预备好了要为自己听到,而不是为你的丈夫听到,或者为你的妻子听到吗?那么,来吧,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这段经文。让我们来谈论,甚至不是谈论,是敬拜,是宣告,是颂扬,这个基督教信仰最伟大、最崇高的真理——唯独荣耀归神。或者说,唯独神的荣耀,唯独神的主权。阿们!

那首先我必须提醒你们注意的是,这四节经文不是散文,而是诗歌体。如果说罗马书的一到十一章整个好像一篇神学论文,阐释伟大的因信称义的福音的真理,那么在这里,神学已经转向了敬拜,教义已经转向了颂扬。而这是信徒的一切祈祷的终点和最高峰,正如主祷文的最高峰一样,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我要提醒你们注意的第二点,是最后的这一节经文,罗马书 11:36,是改革宗教会最喜欢的一节经文,是改革宗神学看为最崇高的一节经文,也是秋雨之福教会三化异象所引用的那节经文,因为万有都是本于衪、依靠衪、归于衪。愿荣耀归给衪,直到永远,阿们!

所以接下来我会围绕着三个视角来讲这一段的经文。第一,荣耀归神,马丁·路德的视角。第二,荣耀归神,约翰·加尔文的视角。第三,荣耀归神,我们的视角和挑战。愿上帝帮助我们,使我的传讲和你们的聆听变成敬拜和颂扬。否则我们在这个夜晚的聚集就失败了。你们感到了我们必须为此祷告的迫切了吗?你们感到了不能把荣耀归给神的压力和危险了吗?

让我这样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被某种意识形态所塑造的。在中国,有一些意识形态的套话和口号,我们从小都很熟悉,虽然大家都不相信,说的时候也言不由衷,但大家都这么说。譬如,当有人说“同志们辛苦了”,你一定会回答:“为人民服务。”

以及当你得到荣誉,取得成绩,拿到奖牌,特别是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时候,你一定要说:“感谢党和人民。”这是虚假的,但是这却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一种人生观的最高的表达。它意味着你活着的一切的目的,它定义了你生活当中发生的一切的事情的最高的意义。

那么在美国,这是一个曾经深受福音和清教徒传统所塑造的社会,你无法想象“感谢党和人民”会成为共同价值观的一个标语。但是同样,他们也有类似的、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套话,甚至是某种被基督教所影响的意识形态。如果你是总统、州长或者国会议员,当你发表言讲的时候,你的最后一句话,无论你是否相信,无论你是否真的是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还是一个挂名的基督徒,甚至是一个自然神论者,甚至是奥巴马,你也 都必须要说这句话:“God bless America.”上帝保佑美国。

好了,让我们回到教会,无论你的属灵生命怎么样,无论你真实的信仰的光景如何,以前你混社会,你一定要说感谢党和人民。现在你混教会,你最低限度也学会了这句话,就是“感谢主”。如果你是改革宗教会的信徒呢,那么说感谢主还不够显得有神学,不够高大上,你也一定学会了,一定要说“荣耀归给神”。

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的危险是,“感谢主”只是一个基督教版本的“感谢党和人民”吗?即使你并不真的如此的感谢,你也没有活在这样的感谢里面。“荣耀归给主”是改革宗版本的“为人民服务”吗?即使你从来都只愿意为你自己而活着。但是这句话已经不经过大脑了,这些话更加不经过心灵。于是在教会当中,我们活在这样的意识形态里。

所以接下来我要提到路德跟加尔文对这段经文的解释,或者说,这段经文如何拯救和塑造了路德和加尔文的信仰。那仅仅只是在这一周之前,当我来为着五个唯独的解经讲道大会,为了主的受难周,也为着教会蒙召十周年,来预备自己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地认为,那个常常将一切荣耀归神当做口头禅的、当做不经过大脑不经过心灵的套话来讲的人,应该是你们中间的某些人。我敢说,也不会是我。我要向你们讲道,而不是向我自己讲道。

但是接着呢,在这一周当中,主借着衪的话语,和衪话语在教会的历史当中,包括我身边所发生的周遭的一切,向我揭示出一个事实,就是我并没有预备好向你们来讲这一篇道,直到我不断地进入这一段的经文,发现它曾经如何拯救和重新塑造了路德和加尔文的信仰,这使我从悲伤当中进入祈祷,恳求主呢,同样的用这一段经文来重新的拯救和塑造我的信仰。我发现除非神将我的自我在一次的瓦解,否则我没有办法来传讲如此崇高的唯独归荣耀给神的信心。

一、唯独荣耀归神:路德的视角

刚才我提到,这是改革宗教会最看重的一段经文。经文的意思是如此的肯定,情感是如此的强烈,语气,包括诗歌体,是如此的绝对而高贵,将上帝的荣耀和主权置于一切受造物之上,包括时间和空间之上,也包括我们外在的行动和我们里面的心思之上。但是对路德和加尔文来说,这段经文在他们身上的力量仍然有不同的侧重。

在 16 ~ 17 世纪宗教改革的传统里面,有两大要理问答,一个是《海德堡要理问答》,一个是《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这两套要理问答的第一问,分别呢以两种有所差异的方式来阐释了唯独神的荣耀和神的主权的福音。这可以成为我们进入罗马书 11:33-36 的两种不同的视角。刚才我们有读到小要理问答的第一问了。

在《威斯敏斯特的要理问答》的第一问当中,直接地列出了这一节经文,它直接地表明第一问就是来自这一节经文。而《海德堡要理问答》的第一问呢,似乎它列出更多的是罗马书第八章 31 节之后的那一段颂扬,那段对基督的爱的颂扬,有什么能够与我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然而,这一个颂赞的交响曲也同样地延伸到了十一章的末尾,就是罗马书所传讲的整个福音的最高峰。所以下面呢,我要来读《海德堡要理问答》的第一问,和《威斯敏斯特的大要理问答》的第一问。我认为前者比较反映了路德的视角,虽然这是德语的改革宗教会信条,而后者呢比较反映了加尔文的视角。

《海德堡要理问答》的第一问问:“在生和死当中,什么是你唯一的安慰?”答:“在生和死两者之中,我的身体灵魂都不属于我自己,却是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衪用宝血完全涂抹了我一切的罪恶,并且救赎我脱离撒但一切的权势。衪保守我,若非天父允许,我的头发一根也不会掉下。衪又叫万事相互效力,使我得救。因此衪透过圣灵使我确实知道有永生,也使我从此以后甘心乐意为衪而活。”

而《威斯敏斯特大要理问答》的第一问说:“问,人生最重要、最崇高的目的是什么?”答:“人生最重要、最崇高的目的就是荣耀上帝,完全以衪为乐,直到永远。”我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因为这两个第一问已经完美的、而且彼此补充地阐释了这一段经文的含义,就是什么叫做唯独归荣耀给神。但是让我来描绘其中的差异。

如果简单一点来说,答案呢总是由提问的方式来决定的。而这两个提问的方式,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但我必须要补充一点,因为我不想引起你们的误解,这两个问答都是客观的,因为他们的提问和回答都是建立在圣经——上帝无误的启示之上,他们都是客观的,是得到了上帝的保证的真理。但是呢,我还是会说,《海德堡要理问答》的提问方式,是从罪人的主观的生命的状态出发的。

这是路德来认识神的荣耀与神的主权的方式和进入,就是从他个人的焦虑、痛苦和悲惨的处境出发,去认识和接近主耶稣基督受难的这个夜晚。对他来说,福音是关于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之间的不可思议的、不可预测的颠覆和翻转。

至于罗马书的这段经文,在气质上是很相似的,那就是一种神圣的、崇高的、甚至是神秘的、令人难以置信、但是绝不可能去怀疑的惊呀。对路德来说,是人的灵魂深处如深渊一般的焦虑和愁苦,以及对耶稣基督的救恩的那种让人合不拢嘴来的、理性无法参透的惊呀,指向了神的荣耀和主权。

路德认为中世纪的经院的哲学过分地去依靠人的理性和逻辑认识上帝,这一种思路的问题呢,就是忽略了理性本身的败坏,也轻看了我们内心深处那种难以解释的焦虑感。所以路德用一种略为夸张的口气说,“理性不过是一个娼妓,谁给他钱,他就跟谁走”。用理性来认识福音,一个最主要的论述的方式和词汇叫做“因此”。

换言之,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总是想在信仰当中为每一件事情找出原因,列出一二三,然后他们就可以说,“因为什么,所以怎样怎样”。但是路德说,因为路德很痛苦。路德认为这种论述没有办法让他面对这个夜晚、面对耶稣基督和衪自己内心的罪。所以他说,理解福音的最关键的一个论述的方式不是“因此”,而是“然而”。

王华生牧师在周三晚上的证道当中提到过,新约当中,特别是在保罗的书信当中,“然而”,或者叫“但是”,是一个平平出现的词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王宣牧师说“然而”在新约中出现了 492 次。然而的意思就是转折,就是颠覆,就是出人意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却变得不可能了,而不可能的事呢,却变成了事实。然而的意思就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然而的意思就是万事互相效力。然而的意思就是虽然要死,然而却活着。虽然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

然而,是对神的福音的,指向敬拜、指向神的荣耀、指向衪没有人能够测透衪的心、没有人能够做衪的谋士的一种论述的方式。那因此呢,我称中世纪的这种亚里斯多德化的神学,叫做“因此”的神学。而五个唯独的神学呢,叫“然而”的神学。然而的神学呢,表达了对上帝的旨意的敬畏,对恩典所具有的颠覆性、主动性的敬畏。

然而的神学提醒我们,不要把信仰过余建立在对推理和因果关系的考察和肯定之上。然而的神学告诉我们,信仰的奥秘就是,“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然而神的意思是好的”。然而的神学指向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仰望上帝的福音。只有这个福音才是真福音。在 90% 的情形下都可以仰望福音,而在这 10% 的情况下不能的福音,仍然是假福音。

然而的神学的论述方式必定是指向唯独荣耀归神的福音。使的一切对福音真理的教义的阐释上升为敬拜,而不只是理论,成为悔改的动力,而不是自义的基础。

路德在他的那本圣经,他读到罗马书 11:33 的时候,他在旁边写了一旁的旁注。他说,奥秘并不是指我们未知的真理,并不是说在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之外,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更隐秘的、更高级的福音的信息。奥秘是指到福音本身是不可思议的,是无法测透的神的恩典。

路德甚至这样说,“上帝希望邪恶发生,要从其中做出美善的事来,这实在是无法测度的。上帝使他们不信,好叫他们可以信。上帝叫自己的儿子死,好叫该死的人可以活”。这就是一切荣耀归神的,不得不如此的第一个动力。你一旦意识到上帝的恩典与上帝的威严的莫测的、无法测度的奥秘相连,而这个你知道是旧约当中一贯的原则。恩典是跟上帝的威严相连的,恩典是与上帝的主权相连的,是与那不可测的奥秘相连的。

而这一个原则如今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更加完全地呈现出来了,那么你就必须意识到,什么是福音?福音的实质要求那些相信福音的人,必须把一切荣耀归给神。必须把他的生命当中的每一件事归给神。

让我来引用圣经当中另外两个跟“然而”非常类似的描述的方式,一个叫做“即或不然”。当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被扔到火窑里的时候,他们祷告,求主救他们对吧?但是这个并不是他们信仰的根基。他们接着说:“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绝不侍奉你的神,也绝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在使徒行传里面,保罗为自己辩护,说那些犹太人拿不出合法的理由可以控告自己,但他接着又说,“即或不然”,即使他们拿得出来,纵使他们可以控告我,那也只有一个理由可以告我。结果呢,保罗是被告,他没有等原告开口,自己就把这个罪名说出来了。他说,那就是因为我相信死人复活的道理。

第二个,叫做“也未可知”。当大卫伏伏在上帝的面前,为自己的杀人和淫乱的大罪忏悔,恳求神赦免他和拔示巴所生的儿子,他说:“或者耶和华怜悯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当孩子死了,他的祷告没有蒙垂听,他便起来,继续地侍奉耶和华。在约珥书里面,在约拿书里面,先知都是如此地呼吁世人的悔改。说:“耶和华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无论是“然而”,是“即或不然”,还是“也未可知”,都见证了罗马书所说的,“衪的判断何其难测,衪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做过衪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衪,使衪后来偿还呢?”

《海德堡要理问答》的第一问,代表了路德的道路,它一开始就这样问,“马丁·路德,在生和死当中,什么是你唯一的安慰?”路德是一个极痛苦的人,因为在这一问之前,他已经尝试着给出了无数种的回答。路德是一个焦虑者当中的焦虑者,他感受到了灵魂深处如同火烧一样的焦虑。为什么是路德呢?为什么是他发起了宗教改革呢?当然我不知道。但我想,如果路德不发起宗教改革,路德的下场一定就是抑郁症患者跟精神分裂患者。他会发疯的。

换言之,罗马书医治了路德。从第一章的“义人必因信得生”到第八章的“万事相互效力”,直到第十一章末尾,“万有都本于衪、依靠衪、归于衪”。基督的复活和基督的死在 1500 年之后,拯救了路德,免于抑郁和精神分裂。所以,对于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基督徒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当然他会需要很多,他需要我们关心他。但是这段经文表明,其实他真正需要的只有一样,那就是他需要一场宗教改革。

我的意思不是说他需要拿出一张纸来,在上面写下对秋雨之福教会的 95 条意见,然后把它贴在教会的大门上。当然今天大家都不这么做,大家只是把它贴在微博、微信和 QQ 上。各位,我不是说这是医治你的焦虑、医治你的抑郁症、医治你的孤独怨恨的方式。实际上在当代的教会里面,这常常是产生属灵的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但我的意思是说,你需要一场动真格的宗教改革,用来医治你的假大空,你的一切心里的疾病、精神的疾病、属灵的冷漠、无聊、焦虑、苦毒、打岔和写诗的病。而处方很简单,我们用了五个晚上来完成第一个疗程,那就是五个唯独的福音。

二、唯独荣耀归神:加尔文的视角

让我们来看加尔文的视角,或者是《威斯敏斯特要理问答》第一问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更加客观的,更加直接的。这个要理问答同样也提到人的愁苦和悲惨,但是在小要理问答当中是把它放在比较后面的位置。他更像是一个冷静的外科医生,先把 X 光片拿来给你看,让你直面你的人生的真相,最后告诉你,这就是你痛的原因。他不是先从你的痛苦出发的。你的全部人生的问题都在于你人生的目的出了问题。你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什么。

因此加尔文根据这段经文给了我们几个结论,他说,第一,不敬畏上帝的人是厚颜无耻的。这个夜晚,耶稣基督被杀的那个夜晚,是人类的无耻的最高峰。第二,他说上帝救恩的奥秘是人的理性无法测透的。在这一点上,他跟路德一样。你要敬畏那个“然而”,你要依靠那个“也未可知”,你要按照那个“即或不然”来生活。

第三,他说我们没有怨恨上帝的理由。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有一个怨恨上帝的理由。第四,上帝宣告衪绝对的主权和荣耀,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正当的事,除此之外的事都不正当。所以要相信,而不是去解释。不要去替上帝解释为什么大地震会发生在汶川,或为什么一个敬虔的姐妹会患上癌症,为什么一位牧师的儿子会出门被车撞死。不要试图去解释。

衪创造,衪拣选,衪拯救,衪收取,衪赏赐,衪造光,也造暗。一切都是本于衪、依靠衪、归于衪。为了使我们相信这一点,今天下午,基督耶稣就是上帝自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你还要什么证据呢?信靠这个福音,崇拜这一位上帝,就是我们人生的唯一正当的,并且是崇高无比的目的。

三、唯独荣耀归神:我们的视角与挑战

所以现在让我们来进入第三点,我们自己的视角和挑战。唯独神的荣耀是基督教信仰对所有亚当的后裔的最大的挑战。在遇见好事或者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肯将荣耀归给神,因为一旦我们看见了荣耀,我们就希望占为己有。而在遇见坏事或失败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将荣耀归给神,因为我们根本看不见荣耀。

然而一个人说,他在十字架上看见了神的荣耀,但是他却说我无法在我自己的疾病当中看见神的荣耀。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上帝挨打的时候你看见荣耀了,你自己挨打的时候你看不见荣耀。你岂不是比耶稣基督更宝贵吗?衪是可以死的,但我可以死。神的儿子可以被侮辱,王正方的儿子绝不可以被侮辱。这是我们常常的心态对吧?

所以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将荣耀归给神呢?既不是遇见好事的时候,也不是遇见坏事的时候。实际上按照我们自己的本性,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会把荣耀归给神的。基本上,“一切荣耀归神”对我们这些基督徒来讲就是一个口号。承认吧。当你说“一切荣耀归神”的时候,跟一个共产党员说“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一样,常常都是虚假的。是吗?

我们可以传扬一个唯独信心的福音,就是只有信耶稣才能够上天堂的福音,除了信衪别无其他的出路,但我们仍然可能是在传扬一种个人主义的福音。而那些自称信了耶稣的人,仍然可能以为福音的主要目的、福音的首要目的、福音的最崇高的目的,就是帮助我自己过一种我自己认为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可以传扬一个唯独恩典的福音、唯独圣经的福音,甚至唯独基督的福音,但我们仍然可能是在传扬一种个人主义的福音,除非我们同时传扬一个唯独神的荣耀的福音,我们才点到了罪人的死穴。这个死穴就是,我们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的主人。我们以为这个世界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或者至少我们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你会说:“哦,我可没有奢望过征服全世界,我想赚点钱,但是我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成为马云或者乔布斯那样的财富之王。上帝啊,我知道我很渺小,我不羡慕别人,我的心没有人家那么大,我只想拥有一点点。但是,难道这很过分吗?”这个夜晚,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被埋葬的夜晚,以一种极其的方式、一种奇异的恩典的方式,甚至也是一种残忍的暴力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是的,在这样的一位救主、在这样一位宇宙的主宰者面前,你的要求太过分了。

从此,你想对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分钱,提出你的权利的主张,指着它说“那是我的”,你都太过分了,而且你也太邪恶了。我们忘了,宇宙不是人类的后花园,而是上帝的后花园。上帝拥有一切,而我们是在上帝拥有一切的世界上生活。所以在约伯记里面,那一位受苦的约伯与上帝辩论的时候,在约伯记 41:11,耶和华如此说:“谁是先给了我,以致我要偿还呢?天下万物都是我的。”

我们活在上帝拥有一切的世界上,但我们活得活得就会忘记这一点,而产生一种错觉。有一次我们在一位弟兄的家里做客,他们对我们很好,所以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觉得很自在,很舒服,享受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享受属于他们的一切。但是我忽然起身,想往卫生间走,你知道在那一刻,我以为这是我的家。我朝着我记忆当中的位置,和我记忆当中的“这是我的家”的印象走过去。一秒钟的错觉。我忽然想起来,现在我不在自己家,我在别人家里。

各位,你有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有过这样的错觉吗?有过吗?让我这样对你说,这样的错觉控制了我们几十年,直到今天晚上。在这种错觉里面,你以为你的老婆是属于你的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是你为什么经常跟他吵架的原因,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和我的妻子吵架的原因。你以为你的女儿是属于你的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女儿都出嫁了,你还不肯放手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当我预备这篇讲章的时候,我的电脑里面忽然跳出一个新闻说“公公亲手掐死媳妇”。虽然这位媳妇有博士学位,是高校的副教授,但是他的公公显然认为自己的儿子永远是自己的世界的一部分。

你以为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世界里面的主体建筑。这就是为什么你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接受你患了高血压,或者你比很多人都年轻却得了绝症的原因,因为神的儿子可以死,但是你绝不可以死。你以为你的寿命或者是你的美貌是属于你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你年轻的时候拼命买一切化妆品,你年老的时候拼命买一切保健品的原因。因为你对上帝的荣耀不感兴趣。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说,亲爱的弟兄姐妹,你的痛苦将不会因为耶稣今天在十字架上所承受的痛苦而得以救赎。今天晚上你听到这一篇的布道,你仍然只会现在那不可就要的懊悔当中,而无法洗极而泣。因为如果你继续活在这样的错觉里面,你就会继续活在你的痛苦里面,因为这是你的世界,你把自己关在了你的世界里面,包括你的痛苦、你的愤怒和你的忧伤。

然而基督在今天受难,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打破你的世界。基督并不是被罗马帝国杀死的,基督是被你的帝国和我的帝国杀死的。什么叫唯独神的荣耀的福音呢?就是基督用衪的死带来了你的国度、权柄和荣耀的灭亡。

谁杀死了基督?谁是谋权篡位的?谁是在伊甸园里宣布独立的?基督替你们付了赎价。衪说:“父啊,把这些反叛你的人的罪都归在我身上。”为什么一切荣耀必须归主?因为我们的一切罪恶都归了主。因为我们的一切刑罚在十字架上都归了主。

所以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上帝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只是上帝的世界。连一砖一瓦都是上帝的,不是你的。连你的心思意念都是上帝的,不存在你的世界或我的世界。This is not your party。不存在上帝的智慧之外的智慧,不存在上帝的产权之外的产权,不存在上帝的历史之外的历史,也不存在上帝的荣耀之外的荣耀。

起初,上帝借着摩西把十诫赐给我们,在十诫当中主就告诉我们不要活在这种错觉里面,不要把别人的妻子当成自己的妻子,不要把别人的房屋当成自己的房屋。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的中心,不要把任何受造之物当成唯一的上帝。然后我们这些人活着,就是为自己的荣耀而活的。这就是罪人的本性。

有没有见过或者认识一些非常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他们完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就是说他们假想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自己的世界。然后当他们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发现你只是他们假想当中的那个世界当中的一些原材料而已。哦,让我们同情这样的人吧,因为在上帝的眼里,甚至在所有的天使的眼里,我们通通都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看我们当中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是多么的奇怪,你一定要知道,天使们看你奇怪一百倍。所以,在这一周当中,当我在来预备的时候,主对我说,“你就是那个人”。在口上说荣耀我,心里却荣耀自己的。在嘴唇上敬拜我,心里却远离我的。你不是在与我同工,你是在与我作对。不是在与子亲嘴,而是在与神摔跤。

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求主在这个夜晚,再一次的粉碎我们的自我,再一次的瓦解我们自己的世界,再一次的来灭掉我们自己的那个国度,让我们看到保罗在这段经文当中所颂扬的,唯独神的荣耀的福音。

上帝借着圣子基督的死来拯救我们,脱离我们自己无法脱离的错觉,救我们脱离我们自己的世界,穿过耶稣基督的坟墓,进入那个唯一的真实的世界。这就是保罗在这里所颂赞的上帝救恩的奥秘。他宣告说,“上帝的智慧在耶稣基督里摧毁了人间的智慧,上帝的国度在耶稣基督里否认了人的国度。”

所以现在,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说,什么是相信耶稣的意思呢?相信的意思就是投降嘛。不要再为自己奋斗了,不要再打造一个自己的世界了,放弃抵抗吧,宣布自己完活吧,宣布无条件投降。不要再为人民服务了,也不要再感谢党和人民了。为星期五的下午被杀的耶稣去死吧,为星期天早晨复活的基督而活吧。阿们!

这一段的经文表明,上帝不但给了我们一个伟大的福音,并且这个福音要塑造一个伟大的人生。这个福音要让我们看见一个前所未有的浩瀚的世界,就是上帝的世界,而不是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上帝的世界没有你的世界那么小。耶稣伸出衪钉痕的手,对你说:“来吧,到我的世界来生活。”沿着我在各各他所流的血迹,进入一个无法测度的、不可思议的恩典的世界。

所以,我要对你们当中无论是第一种人还是第二种人说,无论你遭遇到什么苦难,无论你陷入在怎样的愁苦、罪恶、或者忧伤和苦毒当中,无论你怎样觉得自己的某一项的权利主张始终无法得到满足,那么来吧,你都可以说,然而,今天下午,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已经为我死了。今天晚上,基督已经为我被埋葬了。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我们愿意说,我们应该说,我们也必须说,因为万有都是本于衪、依靠衪、归于衪,愿荣耀归给衪,直到永远,阿们!

我们一起低头来祷告:

主,我们感谢赞美你。今天是你受死、受难、被杀、被凌辱、被埋葬的一天。主啊,每一个基督徒都愿意说,我愿意与主一同复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愿意说,我愿意与主在今天一同去世。所有人都希望在第三天复活,没有人希望在今天承受死亡、痛苦、伤害和藐视。

主啊,我们是一群不愿意把荣耀归给你的人。即使我们蒙了你这么大的恩典。每一个基督徒都愿意说:“主啊,你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真的是说:“主啊,你往各各他去的时候,我也愿意往各各他去。你被藐视和被伤害的时候,我也愿意进入藐视和伤害当中。”主啊,因为我们不肯放弃我们自己,我们仍然与你为敌。

无论是一个唯独、五个唯独、一百个唯独,我们的心里就是唯独我们自己。求主你在今天这个夜晚,再一次地让我们被我们自己的罪所震惊,被我们自己的虚假的属灵的光景所震惊,以至于我们今天晚上再一次地被你的恩典所震惊。再一次地使我们所明白的一切的福音的真理,使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神学和教义,在今天晚上,转化为敬拜和赞美。阿们!就像罗马书 11:33-36,转化为诗歌,转化为我们在你面前的颂扬。听我们在你面前如此的祷告祈求,奉靠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打印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