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约11:1-44)

—— “光照在黑暗中”系列证道之十七

王怡
证道经文:
约翰福音11:1-44
显示

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感谢主,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第十一章是约翰福音全卷最伟大的一个转折点,第十一章是耶稣公开行神迹的一个最高峰,因为再没有神迹能够大得过死人复活。拉撒路的复活和耶稣基督即将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在这两个故事里面我们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看见坟墓、看见石头、看见裹尸布,也看见石头被挪开,也听到哭泣的声音。你会发现从第二章以来的叙事模式,在第十一章被打断了。从第二章以来,整个耶稣基督的神迹与他的讲论之间有一个极大的张力,但是在第十一章这里,我们好像只看见了一个单单地来打动我们的故事。

耶稣的神迹与他的讲论之间的张力,在第十一章这里好像开始缓解了。同时,耶稣基督与祭司和法利赛人所代表的那个不信的犹太人的社会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从刀光剑影到群魔乱舞,到真的是拿起石头来要打死他的这一个张力,这一个冲突,在第十一章也开始缓解,似乎不见了。

在拉撒路复活的这个故事里,祭司和法利赛人不在场,所以你会发现整个福音要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耶稣向旧约的子民,向犹太人传讲福音,他对旧约犹太人的启示开始进入到一个尾声。而且,从第八章到第十章,“犹太人”这一称谓,越来越成为不信者和抵挡福音的人的一个代表。而到第十一章你会发现,在我们所读到的拉撒路复活的故事里面,耶稣行这一神迹时,他所面对的主要听众,不再是犹太人,不再是祭司和法利赛人,不再是不信的人,而是他的门徒。在这个故事中,他开始安慰他的门徒,他开始建立一个新的新约的子民,他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基督的教会。

所以,第十一章是一个转折点。当然到了第十二章,荣入圣城的时候,耶稣对着整个犹太社会的讲论进入到了结尾。第十三章以后,耶稣的讲论转变为对门徒的讲论。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第十一章是一个转折,是一个伟大的转折,预示着一个新的新约教会时代的来临。这也是耶稣基督——人类所盼望的弥赛亚,即将要走上十字架。而拉撒路复活的故事,显然是对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故事的一个预表。

我们讲过,耶稣基督所行的所有神迹,其目的都是启示他自己。所以,拉撒路复活这一神迹,是耶稣基督所行神迹的最高峰,也是启示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启示救恩本身。

一、陪你进入死亡

对于主的门徒们来说,在这个故事里,仇敌似乎是不在场。而对于耶稣,他去到伯大尼,却是要进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我们知道,为了躲开要杀害耶稣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他们离开了耶路撒冷。所以,当耶稣说“我们去吧”的时候,多马说“让我们一起去死。”主啊,那些人要拿石头打死你啊!要知道伯大尼离耶路撒冷只有两英里远,而且那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住了很多穷困的人。所以,在两千年的教会史上,很多圣徒,当他们举办一些慈惠事业的时候,会称自己是伯大尼之家。看到了吗,耶稣去到伯大尼,就是要进入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方!

耶稣基督总是按照父神的时间来行事,他总是不断地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然而,显然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他的时候到了,他要踏上死亡的征程,他要主动地去往那一个如今已经不再欢迎他,而是刀光剑影埋伏着要杀害他的地方。

所以,在这个神迹中,他要面对的敌人,主要不再是祭司和法利赛人,或者是不信的犹太人;他要面对的敌人,是死亡本身,他要彰显出他自己的救恩,他要彰显出他自己的福音,甚至到一个最高峰,就是:爱可以胜过死亡,恩典可以赦免罪恶。

1、任你品尝死亡

中国古代有一幅很著名的对联,上联是:“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下联是:“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没有人能逃避死亡。你跟我传福音,你跟我讲这一位耶稣,如果不只是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如果不只是在心理情感的层面,那么,最终我们要问这个问题:死亡如何被胜过?而真正的信仰,一定是死而复活的信仰;一定是面对死亡得胜的信仰。因为死亡是罪带来的,真正的信仰就是胜过罪恶和死亡!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见,犹太人哭了,马利亚哭了,耶稣也哭了。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见了福音当中的悲剧,我们被带到了苦难最深的、最中心的地方。而爱,就是在这个悲剧下成立的。如果爱不能够胜过这一个悲剧,如果爱不能够胜过死亡,那么,爱就不能够拯救我们。而福音,就是关于葬礼和婚礼的好消息;福音,是关于死亡,也是关于爱的消息。

为什么基督徒的婚礼令人感动?因为当那个誓言说出来的时候,它是以死亡为背景的,它揭示了死亡必将我们分开,这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剧。

虽然生活中,将我们分开的东西很多,比如财产、疾病、性格不合、职业、不同的人生观……但是死亡,却是一个更尖锐的、真正的悲剧,因为它显明我们就活在罪恶中,活在那被诅咒的命运当中。

有时候我们会这样讲,比如累的时候,我们说:“哎呀,累死我了”;生气的时候,我们说:“哎呀,气死我了”;疲乏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真想死”,我们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当我们常常这样说话的时候,就显明死亡的印记和死亡的权势就在我们身上,就显明我们已经在今生预尝了地狱的滋味。

如果我们在肉身当中会预尝死亡和地狱的滋味,那么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盼望,就是我们能否在今生,在肉身当中,在这一切的苦难、软弱和人生的变迁当中,预尝到天国的滋味呢?预尝到主耶稣基督与我们同在的滋味呢?

这个故事把我们带到了眼泪的、悲剧的最高峰。真正的悲剧,不是苦难,真正的悲剧,是罪恶;真正的悲剧,不是软弱,真正的悲剧,是我们的恐惧;真正的悲剧,是死亡本身!

亲爱的弟弟姐妹,你知道吗,并不是到死的那一天你才死的,今天,死亡的权势就已经掌控了你!死亡已经在你身上发动,甚至从你出生的那一刻,死亡就在你身上发动了!今天你所感受到的人生当中一切苦难、一切软弱、一切疲乏、一切烦恼,都是因为死亡在你的身上发动了!

所以,耶稣要把我们,要把那些愿意跟随他的人,一直带到哪里去呢?他要把我们一直带到坟墓面前,一直带到死亡黑暗的最深谷。耶稣基督要陪伴我们,一起走进死亡。

在这个故事里,有两个地方,我们会觉得耶稣的反应和做法与我们常人不一样。

第一,是在死亡之前。耶稣爱拉撒路,他爱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一家。而且你知道,当马利亚带消息给耶稣的时候,她甚至有一点点委婉地在提醒耶稣:“你所爱的人病了”。就好像你家里给你打电话说,你奶奶病了。你的某一个关系,他把那个关系说出来,就是提醒你,是你很亲近的一个人病了。

然而,耶稣为什么不赶去伯大尼?当最后,马大说:“主啊,他已经死了四天了,他的身子必定已经发臭了。”四天,我们看到从伯大尼传消息过来要一天,耶稣在那里又待了两天,第三天再出发,这是四天。意思就是说,当消息传到耶稣那里时,拉撒路已经死了,但是耶稣却对他的门徒说:“这病不至于死。”

耶稣说,父的荣耀,子的荣耀,要在他的身上彰显出来。是的,耶稣任凭拉撒路进入死亡,是因为他要陪拉撒路一起进入死亡,他要从死亡当中把拉撒路带出来,以至于他拣选拉撒路成为一个宣教士,一个死而复活的宣教士,来彰显耶稣要把我们——他的儿女,从死亡之地带出来。

2、替你跨越死亡

在复活以前,耶稣在坟墓前哭泣。其他人哭,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四天了,已经发臭了。连马大和马利亚都说:“主啊,你若在这里,你若先来,我的兄弟必不至于死。”但是如今他已经死了,所以我们哭泣。

但是所有在场的人里,只有耶稣知道,一分钟以后拉撒路就要复活,那么,为什么耶稣也哭了呢?在死亡之前,耶稣不着急地赶过去救他所爱的人,以他神的能力使他所爱的人复活,反而等他死后,死了四天后,在他坟墓前哭泣。

我们看到,耶稣的反应不是一个我们正常人的反应。因为我们正常人的反应是由死亡来决定的,因为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终点。但是耶稣基督的反应是这样,是因为死亡对他来讲不是一个终点,是因为他要跨越死亡,是因为他的爱要跨越死亡。

所以你会看到,他站在坟墓前时,他乃是站在另一个世界的面前。乃是如同在第十二章,他荣入圣城耶路撒冷之后所说的:“这个世界要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他是站在黑暗的世界、死亡的权柄的面前哭泣,因为他要走入这死亡。

所以,什么是福音?我们甚至可以说,福音就是红白的喜事!福音就是打破我们生命当中的一切静默,说出那一个真正的悲剧,拒绝遗忘。不要说,让时间慢慢地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不要说,时间慢慢地过去,我们就会得医治;不要说,慢慢把这件事情忘了,就从此好好生活。不是!福音让我们拒绝遗忘,福音让我们打破沉默,福音要把我们带入到悲剧的最深处。

福音让我们看到,无论你现在有房子或者没有房子,是租的房子或者是买的房子,你是或者已经不是一个房奴,其实,我们的头上并无片瓦遮身。福音要让你看到,无论你现在是正值青春或者你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你是正在婚姻爱情当中,或者正期盼着爱情,我们的爱情仍然如一件破烂的衣裳,不足以遮盖我们的羞耻。

弟兄姐妹,愿神的话语,愿福音好像一场暴风雨。是的,有时候,福音像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有时候,福音像一场暴风雨向我们袭来,让我们在瞬息之间,成为一群赤身露体的贫穷人,让我们瞬息之间,来到伯大尼之家。在那一瞬间的静默当中,你忽然意识到,你比以前更深地看到,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我是贫穷的人,我是无能的人,我是被死亡统治的人,我是被我的恐惧所统治的人,无论是在我个人的生命当中,还是在民族国家的命运当中,我都被我的恐惧所统治。

所以,我要说,好像福音必须先成为一个坏消息,才能成为一个好消息;那我也会说,福音首先是一个悲剧,然后才是一个喜剧。因为福音会将你们扒光赤裸。所以听福音是很危险的,福音会扒掉你的衣裳,扒掉你一切伪装的外套。因为耶稣基督最终要亲自为我们穿上衣服,就是披戴主耶稣基督的义。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里,我特别喜欢最后的场景,李尔王被他所喜爱的三个女儿背叛,失去了王位,失去了尊严,几乎赤身露体地在暴风雨的旷野中呼喊。那一刻,他失去了国度、权柄和荣耀,但是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在他呼唤的时候,似乎他是最无敌的。当他像一个乞丐一样,在旷野当中呼求的时候,我发现那是他一生当中真正最具有王者风范的时候,因为他进入到悲剧的最深处。就如耶稣基督,离开天上荣耀的宝座,当他的一切都被剥夺的时候:尊贵,为我们的缘故陷入到被羞辱;富足,为我们的缘故成为贫穷;当他传扬福音,却被那听福音的人杀害的时候;当他走向耶路撒冷——这本来是属于他的圣城,是他的王的宝座所在之地,却如同是走向坟墓,走向刑场的时候。上帝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王者的风范,什么是真正的慈爱、圣洁和公义的君王。

二、为你流血舍命

我们来看三个方面的对照。我们来比较马大跟马利亚。看起来她们俩好像是一动一静的,马利亚很安静,但是那个安静是外表的,她内心的情绪却相当激动;反而马大的情绪其实相当稳定。她和耶稣说话时,用了两个“我知道”:我知道你若来,我知道你若愿意,可以让我的弟兄复活。

“复活”这个词,就是站起来的意思。在第五章主耶稣对着那个毕士大池旁边的病人说:“起来,站起来。”我知道,在末后他必站起来;我知道,末后众圣徒站起来的时候,他会站起来;我知道,你是主,你是基督,你是神的儿子。因为这个地方,在原文当中也是一个完成时态,马大在表明她信仰的认信。但是耶稣,却是借着这个对话的机会,在提升马大的信心。甚至到最后,耶稣说把石头挪开的时候,马大还是说:“主啊,不要,因为他的身体必定已经发臭了。”

1、玛利亚的哭泣

我们看到,马大和马利亚与耶稣基督在这一个最悲痛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似乎有点不一样。我们看见,马利亚什么都没有讲,她俯伏在耶稣的脚前哭泣。“主啊,你若早来,我的弟兄必不至于死。”马利亚当然也知道马大的认信,但是在这个时候,在人生的悲剧时,在我们不知道耶稣为什么不来时,我们不自觉地会想:耶稣爱我们,可是他为什么不来呢?甚至他的门徒们,乃至于马利亚和马大也会想:若是他愿意,他一句话,就可以救他所爱的人。就像在第四章里面,耶稣行神迹治好那个大臣的儿子,他甚至不需要到现场去。

马利亚的神学,马利亚的教义,不能够安慰他,因为她不知道耶稣为什么不来。他们俩的对话里面,都似乎表明了一种如果你在,如果你在。但是马利亚的态度呢?指向了内心的最深处,就是她知道这是主耶稣的主权,她不知道主会如何做,她也不能要求主如何做。她只是在主的面前哭泣,她只是放弃她的判断,把她的悲伤,把她人生悲剧的最深处带到主耶稣基督的面前,仰望交托给他,这就是因信称义的信心。

所以,你看见犹太人的哭和马利亚也不一样。犹太人以为她要到坟墓那里去哭,世人家人死了都是到坟墓那里去哭,都是捧着他的照片哭,都是呼唤着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哭。所以犹太人以为马利亚也是,她出去是要到坟墓那里去哭,是为着过去而哭,然而马利亚看见主就俯伏在他的面前哭。

马利亚不在坟墓面前哭,马利亚在主的面前哭;马利亚不是呼唤着他的兄弟的名字哭,马利亚是呼唤着主耶稣的名字哭;马利亚把她人生的悲剧带到主面前,她完全不知道主在这件事情上会如何行,但她仰望交托给主。

2、耶稣的嘶鸣

然后,你看到主耶稣的反应了吗?主耶稣对着马大说:“马大呀马大,就如同死亡还没有来,但是死亡今天就在统治你。”那么同样的,复活还没有来,复活今天就已经统治你了吗?主耶稣借着对话不断地提升马大的信心,他告诉马大说:“我就是复活,我就是生命。”他告诉马大说,我所带来的那个生命,我所带来的那个复活,在下一秒就可以发生。他告诉马大说,坟墓不只是一扇将我们与我们的亲人,将我们与一个黑暗的世界联系起来的门户,坟墓也是将我们与永生跟神的国,与耶稣基督的恩典,与那永远的生命和福乐所联系起来的一扇门户。你相信吗?你相信吗?马大说:“我知道,我知道在末后的时候,他会复活。”耶稣基督继续提升她的信心说,那末后的复活就是你今日的信心吗?从现在开始,你就活在复活里面吗?还是从现在开始,你就活在死亡里面?当这一位主站在你面前的时候,生命就站在你的面前;当这一位主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复活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意识到这一点了吗?

而当耶稣面对马利亚的时候,耶稣显然是被马利亚所感动了,耶稣也哭了。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最打动我们的,也是把我们从福音悲剧的最高峰带入到那真正的福音的大喜信息里面去的,是马利亚的哭泣和主耶稣的哭泣。

我向主祷告,我盼望每一次当我作为传道人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所传讲的福音,比任何时候,尤其是在讲台上的时候,令我更加地意识到自己的赤裸和自己的无助。如果我不能够将自己的罪恶和无能,透过福音的传讲呈现在你们面前,并且告诉你们,你们也是如此赤裸和无能,我就无法把福音真正地呈现在你们面前。

当教会所传扬的福音,省略了福音当中悲剧的那一部分时,他所传扬的这一个好消息,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彰显福音当中喜剧的那一部分,甚至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真实童话的那一部分。在拉撒路的墓前,还有一分钟,还有一分钟,在场所有的人里面,只有耶稣知道还有一分钟,他就会以神的大能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然而在复活前的这一分钟,在场唯一一位能够使拉撒路复活的主——耶稣基督,他却哭了。别人的哭,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哭,我们难以理解;就如同别人听到消息会急忙赶回自己所爱的人身边去,但是他却不赶去,我们难以理解。

他为什么哭呢?他心中悲叹。这个故事里,我们看见马利亚的哭泣,又看见主耶稣的哭泣,我们会问:信仰跟哭泣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也会问:救赎与哭泣有什么关系吗?

初代教父屈梭多模讲到这一段时,有一个很美的解经,他说:“第十一章是约翰福音的客西马尼园。”是的,你会看到在约翰福音里面没有记载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在前三卷福音书里面都有记载,他们来到橄榄山的客西马尼园,耶稣基督对着彼得、雅各跟约翰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起警醒祷告。”甚至在马可福音里面记载说:“耶稣基督就惊恐起来,就极其难过。”在路加福音里面,甚至记载说,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来加添主耶稣的力量,而耶稣极其伤痛,他的祷告更加地恳切,他的汗珠大如血点滴在地上。

希伯来书第五章七节讲到,耶稣基督在走向十字架以前,在客西马尼园里面,他的痛苦,他在那完全的人性当中,与我们认同的时候,他要被上帝弃绝的时候,他所经历的客西马尼园,说:“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然而在约翰福音当中,我们却看不到客西马尼园的记载。但是约翰福音所记载的拉撒路的复活,是前三卷福音书没有记载的。所以屈梭多模说:“第十一章就是约翰福音的客西马尼园。”

当耶稣站在坟墓面前的时候,当耶稣听到马利亚哭泣的时候,他哭泣,他心里悲叹。中文和合本翻译为“悲叹”这个词,也许不能够完全地表达耶稣基督当时的心情。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主啊,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地体会在客西马尼园,或者是在拉撒路的墓前,耶稣基督的心情。”因为这个词原文的意思是指到马的嘶鸣,所以在一些译本里面,把这个词翻译为“悲愤”。在新译本里面,把它翻译为“心里激动起来”。

不是我们以为的是一个悲叹,不是的,是大声的哀哭,是对死亡的愤慨,是对面对死亡的悲伤,对死亡的拒绝,是对人类活在死亡当中的状态,像马一样的嘶鸣。你来体会,这是主耶稣基督的客西马尼园,他为人类的堕落而承受死亡的诅咒而哭,他为罪的权势仍然行在这地上而哭,他为神的国度和神的荣耀尚未完全地彰显而哭。所以他说:“父啊,我已经荣耀了你,求你再荣耀你的儿子,使我再荣耀你。”就是透过十字架的荣耀,所以他为十字架的救赎的来临而哭。

3、福音的悖论

在场没有一个人知道,一分钟以后,拉撒路就会从坟墓里面走出来;在场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还有一周,七天以后,主耶稣基督就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没有神的同在的地方,就是严重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没有神的儿子死亡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坟墓。

当你的生命没有十字架的时候,你的生命就是坟墓。

十字架,好像今天我们在一些基督教的国家里,看见那一排排插满了十字架的墓碑时,你知道,我们的心里面就如同主耶稣基督站在坟墓前呼唤拉撒路出来。我们从悲剧的最深处进入到了福音最高峰,我们发现坟墓改变了,坟墓的意义改变了。坟墓不只是死亡的标记,坟墓是死亡与生命,悲剧与福音,是今生与永生之间的盼望。

为了使坟墓成为天国来临的象征,耶稣要进入坟墓。为了打败死亡的权势,耶稣要走向死亡。这就是耶稣为拉撒路流泪的原因。他不只是在为拉撒路流泪,因为拉撒路就要复活,他是为他所有的选民。亲爱的弟兄姐妹,他是为你,为我流泪。这就是他愿意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的原因。

清教徒约翰·欧文写过一本书,它的题目叫做《The Death of Death in the Death of Christ》,就是死亡已经死了,死亡死在哪里?死在耶稣基督的死里面。耶稣基督的死,使死亡死了,这就是福音。这就是为什么福音必须先是一个悲剧,因为神的儿子被人类钉死在十字架上,人间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悲剧。

亲爱的弟兄姐妹,当你来认识福音的时候,你为什么会受苦?你的婚姻、家庭、你的工作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难处?为什么没有临到别人的灾难或疾病,却临到了你?你说这是你的苦难,是的;你说这是你的悲剧,是的。但是,当你来仰望十字架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命当中最大悲剧,整个宇宙当中最大的悲剧,整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是上帝被你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样的悲剧还可能挽回吗?这样的悲剧还不足以成为一个世界的终点吗?还不足以成为一个世界被毁灭的理由吗?

然而福音就是在这个时候。十字架在成为得胜的象征之前,它首先是一个失败的象征。十字架在成为神的同在,神的在场的一个象征之前,它首先是一个神的不在场的象征。就如同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唤:“我的神啊,我的神啊,你为什么离弃我?”

在主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之后一千五百年,有一个叫马丁·路德的修士,他读到这一节经文的时候,他说这一节经文令人如此地震撼,因为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上帝离弃了上帝。

十字架的意义,就是耶稣与我们分担了上帝的离弃,以及由此而来的黑暗。十字架首先是一个上帝的不在场的象征,因为在十字架上天父离弃了他的儿子,上帝的形像和他的荣耀从犯罪的人类身上撤离。

就如同在创世记第六章三节说:“那人既然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与他同在,但是他们还可以到一百二十年。”到摩西之歌的时候,摩西说:“若是强壮的,可到八十岁。”

所以,福音要解决的问题,是那已经失去的神的同在,如何重新地临到我们?而那临到我们的方式居然就是以神的不在场而彰显出来的。透过十字架,上帝的荣耀和他的形像,怎么样重新地进入犯罪的人类?十字架首先表明了上帝的不在场,耶稣作为罪人的替代者,承受了上帝的不在场,承受了上帝的恩典、荣耀和能力在人身上完全的撤离。

在那一刻,他呼唤:“我的神啊,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而十字架也因此表明了上帝的同在。因为承受了神的离弃的那一位就是上帝自己,也是作为上帝,作为那独一上帝的第二个位格,作为神的独生子,在我们的苦难、罪恶和黑暗当中,在被天父弃绝的那一悲剧的最深处,与我们同在,与我们联合。

在旧约中,上帝一直是借着他的不在场而在场的。也就是说上帝一直是借着一些指向他在场的一些预表,比如说借着旋风,向约伯来显现他的临在,就是借着他的不临在,来彰显他的临在;也借着雷电向摩西来彰显他的临在;借助会幕、借着割礼、借着幽暗、借着闪电、借着火柱云柱、借着一切的献祭和一切的节期,以不在场的方式,指向和预表他终有一天他要在场,他要重新地成为以马内利的上帝。

而在福音书里面,十字架就成为这个以不在场的方式彰显神在场的最高峰,从而将真正的神的临在,就是将以马内利的上帝赐给了我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世界在我们面前把上帝隐藏起来,这使我们常常活在失去信心的生活中。我们也在世界面前把上帝隐藏起来了,我们也没办法在我们的生命中,去见证主所赐给我们的信心,我们似乎活得还是像不信的人那样。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们说着一些无聊的话语,我们谈着爱与不爱的问题,我们的灵魂已经死去,我们的肉体却在大声地喊叫。”

我们抱怨,我们把这一切指向另外一个人,或者是指向整个社会,我们说:“中国啊中国,你为什么吞吃你的儿女?”但是天使却在空中悲叹说:“人啊人,你们为什么吞吃你的上帝?”

亲爱的朋友,如果我们的心可以安静下来,如果我们可以像耶稣基督一样,来到拉撒路的墓前哭泣,像马一样地嘶鸣,我们就可以听见天使的叹息。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有一个情节,也让我很感动。那里面描写了一个叫阿廖沙的年轻人,他敬虔且追求信仰。他所敬爱的一位神父离世了,神父的身体开始发臭,并不是像一般人所期待的那样,圣徒的遗体应该发出香气,他的尸体开始发臭。

阿廖沙看到,整个世界遭到了上帝的离弃。就在那一刻,阿廖沙猛然地转身冲出停放着灵柩的修道院,他冲出室外,俯伏在沙土上开始亲吻大地,如同亲吻世界粗糙的脸庞,因为那一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与这个被弃绝的世界同在。所以,那一个离世的,身体发臭的神父,让他看到了,让他经历到了,主耶稣基督的客西马尼园,主耶稣基督在拉撒路墓前的哭泣。

因着十字架,当整个世界被神弃绝的时候,也是整个世界因着耶稣基督的临在而重返荣耀的时候。因为光照在了黑暗中,因为悲剧终于进入了喜剧,整个世界就在悲剧当中进入了喜剧。整个世界当受审判,而这审判临到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身上。

没有审判,就没有福音;没有审判,就没有赦免;没有哭泣,没有眼泪,就没有邪恶。这是我们所传讲的福音。

三、领你走出死亡

1、以马内利的信仰

所以让我说,信心降临在苦难的中心,这是马利亚让我们所看到的。福音是出现在悲剧的巅峰,这是主耶稣基督在他的哭泣让我们所看到的。

马太福音彰显了弥赛亚是一位天国的君王,但是马太福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关于神的同在——以马内利。耶稣降生,他被称为以马内利,是神的同在。一直到最后第二十八章,大使命的时候,耶稣基督说:“你们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他们施洗,我就与你们同在。凡我所吩咐你们的,你教训他们去遵守,我就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所以,十字架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以马内利的信仰。在复活中同在,但是,首先是在坟墓中同在;在喜乐中同在,但是,首先是在眼泪中同在;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同在,但是,首先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同在。

马大说:“主啊,他已经死了,他已经发臭了。”亲爱的兄弟弟妹,你的婚姻已经发臭了吗?你的爱情、你的职业、你的文凭、你的工作,甚至我们的信仰、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已经发臭了吗?已经四天了,已经四年了。

喜剧的最高峰就是悲剧的最高峰,像岩浆一样地爆发,就好像一个勘探队所勘探出来的石油,黑色的液体爆发。在圣经里面,是指到圣灵的能力,圣灵内住在你里面,使枯骨复生。

二战时,德国一位基督徒,天主教的作家,他被纳粹判处死刑。他写过一句很美的话,他说:“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上已经熄灭了,但它却仍然在我们的星空中闪耀着青春的时光。”那历代的圣徒就好像是这样,那些在我们之前死的圣徒,他们死的时候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彼得说:“主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主还没有来,眼泪还没有被擦干,不是因为主的耽延,而是因为他的宽容。”

苦难、软弱还充满我们信仰的历程。然而,那些历代的圣徒就好像天上的星星,虽然他们已经熄灭了,但是他们因信仍然向我们说话。有一天,在坟墓里的所有圣徒,我们历代的圣徒前辈,以及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将一起在基督里面复活,一起听到那一个声音,说:“拉撒路出来!”

2、死而复活的爱

去年,美国有一部电影得到两项奥斯卡的提名,电影的名字叫《如此小,如此远》。它从一个九岁的小男孩的经历,来描述“九一一”的悲剧对一个男孩子的影响。他的父亲死于“九一一”的世贸大厦。那个下午,他的爸爸曾经给家里打来了六七通电话。这个小孩子刚刚回家,但是他看到了电视机上报道世贸中心的场面和镜头,他不敢去接他爸爸的电话,每一次响起铃声,他都不敢去接,他惧怕。当最后事情发生以后,他把这个电话答录机藏起来,不告诉他的妈妈。她妈妈说:“爸爸有打电话回来吗?”他说:“没有。”然后他说:“你知道吗?太阳的光来到这个地球上需要八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太阳爆炸了,如果太阳毁灭了,我们的生命中还有八分钟光明。”所以他说,他想延长这八分钟的时间,不想让他的妈妈知道。

他要延长这八分钟的时间。他找到他父亲遗留下来的一个信封,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叫布兰克。他就去找整个曼哈顿叫布兰克的人,一个个地去问他们认识不认识他爸爸,他想去找到他爸爸可能给他留下的秘密。他就一直在这个被延长的八分钟里面学习成长,他一直不能够去面对死亡,一直不能够去面对他父亲离开了这一事实。直到他有一天,他能够去面对他父亲的死。

虽然这部影片很温暖,它在讲一种人文主义的安慰,这个小男孩怎样走出他父亲离开了这个悲剧。但是这个故事里面仍然没有福音,没有基督,没有十字架,没有一个神迹可以真正地扭转他的生命,没有复活。

那八分钟,你知道吗?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就活在这八分钟里面,这个世界已经发臭了,你闻不出来吗?是的,这个世界还没有毁灭,但是这个世界已经毁灭了,当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经毁灭了。这个世界还没有受审判,它的罪恶还没有被清除,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受审判了。

耶稣基督在第十二章里面说,这个世界正在受审判,这个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虽然同一位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里面说:“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一5:19),但是这世界已经受审判;这个世界的王还没有被赶出去,但是这世界的王已经被赶出去。

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是基督徒,这世界的王从你的生命中被赶出去了吗?今天末日还没有到,但是末日已经到了,二零一二年是末日吗?当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以后,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每一天我们都站在拉撒路的墓前,每一天我们都盼望着听到第七位天使吹号的声音。你已经发臭了,耶稣基督对你说:“拉撒路,出来!”

弥赛亚选择在死亡中与他的选民联合,这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救恩。耶稣基督的哭泣和马利亚的哭泣融为在一起,他选择在死亡中与选民联合,以至于他的选民可以在他的复活中与他联合,这就是耶稣和马利亚一起哭泣的原因。

有一位巴西的基督徒作家,叫保罗·科埃略,他写过很多很棒的福音作品,其中有一篇被改编成为一个绘本,叫做《三棵树的愿望》。保罗·科埃略写到一段话,他说:“多行善事,乐于助人这并不是爱,因为我们如果这样行,那么我们只是把他人当作一个简单的施恩的对象,并且自以为是慷慨的、明智的、很有道德的人,然而这根本与爱无关。爱,是与他人灵魂的相通;爱,是在他人身上看见上帝的荣光;爱,一定是死而复活。”

除非你施舍乞丐一个铜钱的行为,使你在那一刻能够与乞丐双目相对、心灵相通,如同耶稣在拉撒路的墓前与马利亚一同哭泣,不然在给乞丐一块钱的这个行为中,就根本没有你所以为的爱。

就像一些丈夫常常讲说:“我辛辛苦苦地赚钱养家,我把钱都拿回来归你管,你还要怎么样嘛?”妻子就说:“因为你没有爱。因为我哭泣的时候,你没有和我一起哭泣;因为我悲伤的时候,软弱的时候,你不在我的身边;因为我痛苦的时候,你没有和我一起痛苦。”你不是以马内利的丈夫,你也不是以马内利妻子。

我们已经发臭了,我们不知道吗?只有复活的基督才是爱,所以,愿基督的话语对着你们,对着我们每一个人说:“拉撒路出来!”

我再一次地想到,中日这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好像该隐杀亚伯。人类犯罪带来了死亡,死亡的第一个的案例就是该隐杀亚伯。该隐的想法是杀死那一个比我更好的人,即使他是我亲生的弟弟。同样的一幕,出现在上帝拣选亚伯拉罕之后,就是约瑟的哥哥们杀自己的弟弟。同样的道路,约瑟的哥哥们杀死那个比我们更被父亲爱的人,即使他是我们的亲生弟弟。

所以你看到,上帝拣选以色列,并不是拣选一个更优秀的民族,这就是耶稣对以色列所传的福音。在你们当中,在约瑟和他哥哥当中,所发生的那一幕,跟该隐杀亚伯那一幕是完全地一样。所以犹太人的道路也是这样:杀死那个比我们更好的人,即使他是弥赛亚。

有一位德国的神学家说,基督教的实质是什么?基督教的实质,就是亚伯与该隐的悲剧可以被改变。

你发现马大和马利亚说话的方式就是“你若……”,你若早一点来,我的弟兄就不会死。她们说话的方式,她们盼望的方式,是指向过去的盼望。然而,基督说:“出来,解开他,让他走。”耶稣是指向未来的盼望。马利亚和马大的呼唤,是对死亡的屈服;而耶稣基督大声地叫喊:“拉撒路出来!”是对死亡的征服。

一位德国的神学家说,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人类的盼望?什么是弥赛亚呢?就是亚伯必须从血泊中站起来。游戏必须重来,我们才有明天。不是当时,而是今天;不是偶尔,而是天天。如果亚伯站起来,游戏就可以重来。如果亚伯能够再活过来,让一切重来,如果受害人复活,让凶手能够地重新选择,让你听到那一个声音说:“该隐,我爱你。”这就是耶稣进入坟墓向着死人所传的福音。该隐,你听见了吗?

中日之间的怨恨,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怨恨,父母跟子女之间的怨恨,都在于亚伯要从血泊中站起来。所以你知道,那一位被杀的亚伯,乃是指向那一位要来的弥赛亚——耶稣基督;那一位被解救的约瑟,乃是指向那一位要来的弥赛亚——耶稣基督。耶稣基督要从血泊中站起来,给所有杀害他的人一个重新选择,赐给他们白白的恩典。该隐,耶稣爱你。拉撒路,出来!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你!你赐我们的自由,不是免予苦难的自由,而是免予恐惧的自由。你赐我们的生命,不是在今天的肉身中免予苦难的生命,而是免予那永远的死亡、沉沦和绝望的生命。

主啊,让我们不要活在那没有苦难,却有恐惧,或者有苦难,也有恐惧的那双重的苦难当中。求你带领我们因着信主耶稣基督,活在那有苦难,却无恐惧的信心生活当中。让我们盼望那将要来的,没有苦难,也没有恐惧的新天新地。

主啊,让死亡从我们的身上脱落,让罪恶从我们的身上脱落,让这世界的王从我们的生命中被赶出去。让耶稣基督的生命,让那要来的复活,今天就统治我的生命。让我们今天就看到天国的荣耀,就看到耶稣基督复活的能力。愿复活的能力充满每一个家庭,充满每一对夫妻,充满每一位弟兄姐妹,吸引每一位听道的朋友,来到坟墓的面前,听到耶稣基督的呼唤。

感谢赞美神,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