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在黑暗中 (约1:1-18)

—— “光照在黑暗中”系列证道之一

王怡
证道经文:
约翰福音1:1-18
显示

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有人说约翰福音是最伟大的一卷书,因为若这光照在黑暗中,因着圣灵的能力让小孩子也能够明白。但是那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也不能够全然地明白这伟大的福音书所宣告的真理。我们都很熟悉一到十八节,我在上帝面前祷告,求主帮助我在这一年当中来传讲这卷书。

在这十八节的经文——一个伟大的序言当中,我想向大家分享两个重点。

第一,我们看到一种不可和解的对立——光和黑暗,充满了整卷约翰福音,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宣告:光和黑暗之间的争斗、对立是不可和解的。要么是光驱除黑暗,要么是黑暗不接受这光,这是一个宇宙性的争战。

起初神创造天地,这场争战就开始了。撒但从起头就是说谎的,“起初”这个词跟这里的“太初”是一个意思,这场争战从起初就已经开始了。起初,亚当夏娃因着魔鬼撒但的诱惑,犯罪堕落,这场争战就开始了。所以人间绝对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因为约翰宣称光明与黑暗势不两立,生命和死亡不可同在一处。

约翰向着希腊的世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转换,就是把身体和灵魂的二元对立,转换成了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生命与死亡的二元对立。我们会花一点时间看到,约翰虽然使用了希腊哲学的概念,但却彻底地颠覆了希腊哲学家们心中所理解的宇宙世界。

第二点,我们在第十四节宝贵的经文看到,“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临在,不可思议的以马内利的同在,不可思议的跨越,不可思议的降卑。

所以在这一段的经文当中,我们既看到神子耶稣基督超越的一面,与这个世界完全对立的一面,与黑暗势不两立的一面,以及他本来与神同等,拥有完全的神性的一面。我们也看到,道成了肉身,上帝成为一个人。这是整个基督教的核心,这是整个基督教信仰不同于其他所有宗教的核心;这是我们要敬拜、仰望、寻求和考察的奥秘,这是万世以先所隐藏,如今却藉着耶稣基督显明出来的奥秘;这是万世以先隐藏,如今却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掌权者得知神百般智慧的奥秘。

接下来我们会重点地分享这不可思议的临在,这不可和解的对立。而第一点跟第二点加起来,又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看来好像是矛盾的,在我们看来好像是无法理解的,然而唯有神的爱,唯有神的恩典和真理,我们才能理解,才能跨越。

一、不可和解的对立:光与黑暗

1、施洗约翰

我曾经读过一位基督徒作家改写鲁迅的一篇小说,说到有一群人,他们在旷野当中前行,他们要去寻找人生的方向。他们要去寻找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很哲学性的名词——彼岸。他们要去寻找终极的人生意义,他们要去寻找那可安歇的水边,他们要去寻找一个可以永远定居下来的地方。

他们在这个沙漠当中,不断地往前走,但是永远都看不到前面的路,前面的终点。他们在这条路上不断地绝望,不断地倒毙,就像以色列人行在旷野当中不断地倒毙一样。一代人不断地起来,一代人又不断地死亡,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不断地往前走。到了某一个时候,那些走着走着的后代,忽然有人提出疑问,说:“我们干嘛要走呢?我们到底要去哪里呢?”紧接着,更多的人就开始怀疑说:“我们要干嘛呀?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我们祖先干嘛要走这条路呀?”

于是有人离开这个队伍,往其它的地方去了。可是其它地方也是旷野,茫茫的一片旷野。所以,在这支好像残兵败勇一样的队伍,这支拖拖拉拉的队伍中,不断地有人消失,不断地有人逃跑,不断地又有人又重新回来。这支队伍就一直往前面走啊、走啊、走啊,已经走了很多代,前面仍然是黑暗,前面仍然是未知。

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大叫了一声说:“你们看前面,好像有一个人。”大家都集中起来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怎么可能前面有人呢?”大家屏住呼吸,抬头使劲往前面看,看到前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地在动,看起来似乎是野兽。不对,像一个人,慢慢地看见了,真的是一个人!然后,他们都不走了,他们都在那里等待,等到那个人走到他们这里。大家围过去问他说:“你是谁啊?你从哪里来啊?”这个人说:“我从那一头来。”

那一头是哪一头?那一头是什么?怎么可能从那一头来呢?从来没有人从那一头过来,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这一头来,向来只有人从我们的后面赶上我们,走到前面,从来没有人会从我们的前面走过来,所以大家不相信。

这个人说:“我是一个信使,我是从那边来的,你们让我过去。”但是这群人就起来,他们就愤怒。因为他们这么多代人走在这条路上,他们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意义。于是他们愤怒,他们就起来把这个人杀死了。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吗?不是耶稣,是施洗约翰。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里面对着那些法利赛人,对着以色列人,对着那些不信的人说:“所以我差遣先知、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太23:34)“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23:37)为什么?因为光照在黑暗中,黑暗却不接受光。

2、太初有道

我们看到一个开篇,“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节圣经向我们宣告了那一位不可质疑的上帝。约翰不是在和你讨论,约翰是在宣告:太初有道。

我们自然会想到创世记第一章一节,“起初神创造天地”。在原文当中用到同一个字,在英文译本里面翻译成in the beginning,但是中文的翻译很美妙——约翰福音选择了一个古希腊哲学的概念,他用logos来描绘这个“道”。这个词其实跟中文当中的“道”一样,它原本是很广泛的意思,就是所说的话。但是希腊人是喜欢思考的,他们希望去追寻人生的意义。

在公元前差不多四百多年,有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出来到处问人说:“你为什么要活着?你为什么要结婚?你为什么要吃饭?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们就跟他说话,人们就跟他讲自己的理由,自己的道理,自己的人生观,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但是苏格拉底不断地追问他们:“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想清楚了吗?”最后,他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想清楚。

就像我们所说的,话中是有话的,话后面还有话。所以这些希腊哲学家,不断地去追寻这些“话中之话”,慢慢地他们就用这个词来表达那话语的,或者是宇宙人生的终极的本源。你自己所说的所有的话,你所提出来的所有的理由,都是靠不住的,都是自欺欺人的。其实,你从来没有想清楚。希腊的哲学家们说,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所以你们要想清楚。

今天,整卷约翰福音对我们的挑战也是如此——今天的中国人也如那时的希腊人一样。你怎么去传福音呢?我盼望弟兄姐妹可以用这种方法传福音——你不断地问他:干嘛要活着,干嘛要吃饭,为什么要升职,为什么要找工作,为什么要换地方。不断地显明他的人生是一片荒凉,不断地显明他人生的追求都是不完全的,他整个人生观都是断裂的。他对于整个的宇宙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他自己为什么要活着,没有一个可靠的、完整的、确实的理由和价值。

所以约翰选择了这一个词,来表达耶稣基督——神的道,才是那一切的道、一切话语的本源。因为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1:3)

所以在约翰福音当中,不断地在原文中用到“我是”这一个词,甚至在整个约翰福音的开篇,就是:“太初有道”。其实,第一个词不是“太初”,第一个词是“是”。你会发现,整卷约翰福音里面不断地提到耶稣来宣告“我是”,整卷书不断地向我们问一个问题,并且约翰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约翰从一开始就宣告了这个答案。

耶稣行了7个神迹,耶稣7次来宣告“他是”,在约翰福音的后面不断地问你:“耶稣到底是谁?”你听过的福音,那一位耶稣基督他到底是谁?这一个问题不断地在你生命中来挑战你、来质问你,就是:耶稣是谁?并且耶稣不断地回答他是谁。

在整卷约翰福音开篇的第一个词,就是“我是”。我们自然会想到出埃及记里面,耶和华回答摩西的话“我是”,这是一个伟大的宣告,约翰福音一开始就是伟大地宣告:“我是”。

“我是”,意味着你们都不是;“我是”,意味着耶稣基督是一位自我存在的神,意味着我们都不是自我存在的。他是自主的,我们都不是自主的;他是那一切的本源,我们都不是;他是那一切的起点,我们都不是。所以这一个“是”,就显明我们不是;这一个“光”,就显明我们是黑暗;这一个“生命”,就显明我们是死亡。所以约翰福音一开篇,给我们启示了一个不同于希腊世界的二元对立的关系。

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尤其是约翰福音,翻译者在表达这样一位超越性的上帝的时候,他们也想用中国文化的观念,或者试图使用中文的语言去表达这种差异。我们知道,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里面,他们用到一个类似于道家老子“道”的观念,说“常然无忌仙仙而无源”,这真是一个很玄妙的表达。

在和合本里,他们选择了中文当中一个非常美的词,就是庄子里出现的“泰初”。在中文里面,泰山的“泰”也写作太阳的“太”,他们选择这一个词来描述耶稣基督,那一位万世以先,自有永有的上帝。庄子说:“太初有无。”在老子的思想里面,也就是道家的思想里面,说的那个“本源”是无以名状的,没有名的。道可道是不能够道的,名可名是不可名的。

然而,我们所相信的这一位上帝却是有名的。“名”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孩子要起名字呢?因为他要跟人打交道嘛。“名”是用来建立关系的,“名”是用来进入生命关系和团契的。所以,耶和华向摩西启示他的名,是以这样的“名”与他的百姓立约。

老子所讲的“道”是没有名的道,因为那道不是有位格的一位存在者,不是一位有爱的存在者,不是一个有情感的存在者。而是与这个世界没有关系的,指向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没有与人建立生命关系的,是不能够宣称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也就是说,“有”也等于“无”。因此,许多人就觉得,老子的思想多玄妙,泰初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因为无以名状,因为无以名知,姑且称之为“无”,也可以称之为“有”。

我们看到,和合本的译本选择了这一个词来译“太初”。如果把“太初有无”译为“太初有道”,从原文来讲,其实它更加宣称了那个道——他是,或者那个道——他在。“存在”表示他就一直在,什么时候在呢?太初。

“太初”的意思,不是表示一个时间。从“我是”的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中文和合本用“太初”来翻译,是非常非常美的,也非常非常准确的,它显明了跟“起初”的一个差别。

“起初神创造天地”,乃是指时间的一个开始,乃是指宇宙的一个开始,乃是指历史的一个开始。但是当我们说“太初有道”的时候,乃是指到宇宙的本源。用我们哲学化的语言说,这是一个本体性的宣告。这一位神,他就在那里;这一个道,他就一直在那里。当我用“一直”的时候,还是一个时间概念。

你知道,一个“起初 神创造天地”,一个“太初”,就已经勾勒出一幅关于创造和救赎的完整的、宇宙的画面。有人说,约翰福音是一卷没有家谱的福音书。没有家谱,是因为约翰福音想宣告和强调,耶稣基督完全的神性。但是我们也可以说,约翰福音有一个家谱,因为约翰福音一开始就称这一位神,是父。“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这就是约翰福音的家谱。

在马可福音一章一节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那个“起头”就是这里“太初”的这个词。那里是讲一个在历史当中的起头,从亚当而出的一个“道成肉身”的起头。但是,在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里面呢,却是讲了一个没有时间、超越时间之上的一个起头,这个起头被称为“太初”。这个词显明耶稣基督的起头,就是他不在时间内的起头。

在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中用了三个短句。“太初有道”,显明道就在那里,道就是,从太初就是。“道与神同在”,显明道有一个独立的位格。“道就是神”,显明道与神有相同的本质。

这三个短语加起来,就形成了约翰福音的一个超越性的、一个三一上帝他自己的家谱。所以这是约翰的一个开场白,向我们介绍这一位自有永有的上帝;向我们宣告说,那一位拿撒勒人耶稣,就是那一位自有永有的。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就是相信那一位成了肉身来到我们当中的耶稣,就是那一位自有永有的上帝。

我们也可以从下面的几句经文再来看这一点。

第十五节,约翰为耶稣做见证说,那在我之后来的,已成为在我前面的,因为他在我以前,因为他本来在我以前。这个翻译也是意味深长。因为约翰比耶稣早出生大概半年的时间,他说“在我之前”是什么意思呢?他不是指这半年的时间,而是再一次地回应了一章一节所宣告的那一个耶稣基督,他太初就在。

有一个译本翻译第一节经文说“道当初就存在。”其实,第十五节经文里面,在原文中也有这个“我是”,或者应该是“他是”。在中文的一个标准译本里面,把它翻译为“因为他在我以前就已经存在,就已经在,就已经是。”这就显明约翰为他见证,不是说“他早还是我早”的问题,乃是说这一位耶稣是一个本体性的存在,他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所以,新译本里面再加了一个“是”,把这个字表达出来“他是在我以前”,表达这一个超越性。

我们再看第十八节,我们的重心会放在第一节、第十四节和第十八节。“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了出来。”其实,原文当中并没有“儿子”这个意思,“儿子”这个意思,是从父这个意思引申出来,加上去的,因为这是一个神圣的家谱,父所独有的。

在这一节经文当中,原文也没有“生”的这个意思,而是指独一的。所以大部分和合本的修订本,以及大部分的汉语译本,都把这个地方译为“独一儿子”。

约翰在这里强调的并不是“生”这个概念,约翰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与父完全同等的独一关系,那种相同本质的关系,就是再一次地强调耶稣就是上帝。在一些古代的译本里,还加上了一个词,就是“只有在父怀里独一的儿子他是神,他将神表明了出来。”

约翰用一种非常简洁的语言来描绘。在这几节的经文当中,约翰特别地强调,耶稣基督他那一个“是”,他的那一个“存在”本身,他的那一个超越性的与父完全同质、同权和同荣的地位。你们所相信的这一位耶稣,你们所听到的这一位耶稣,就是上帝,这就是约翰大声所宣告的。也是另一位约翰,即施洗约翰为他来做见证:我“不是那光”(约1:8),“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9)我们再一次地看到不可和解的对立。

3、光明与黑暗

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问题。约翰使用“道”来表达的一个本源——耶稣基督完全的神性,让我们看到耶稣是普世的,耶稣是完全的,耶稣是宇宙性的。但是,会不会导致我们把对耶稣基督的理解,混同于希腊哲学“行而上”的那个观念呢?

在最近这两百年,我们遇到这个问题,就是有许多自由派的信徒,甚至有很多不信主的宗教和基督教的学者,他们都很喜欢约翰福音,他们都非常地强调,约翰福音所表达的那一位“道”的普遍性,一位宇宙性的基督。丁光训就非常强调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他说,从这里看到,那一位宇宙性的基督,那一个道的普遍性,因此他就来淡化“信与不信”的差别,淡化福音启示跟其他文明、哲学智慧之间的差别。

然而,约翰没有为我们留下这样的空间,因为约翰用到两个词,一个词是“道”,显明耶稣基督神性的本源;第二个词是“光”,他用“光”来表达“道”的内涵——圣洁、公义,就是道德的内涵和属性。他用“光”与这个世界的黑暗之间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约翰福音从第三节、第四节强调了“道就是神”之后,就开始对整个世界宣战。

光来到黑暗中,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约翰福音从这里开始,直到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都是来描绘这一场宣战,都是来描绘这“光”与“黑暗”之间的对立、与人意的对立、与血气的对立、与情欲的对立。

当你从“光”这个角度,去认识耶稣基督的时候,用“光”来形容这“道”的时候,光明与黑暗、信与不信、生命与死亡,那不可和解的对立就贯穿了全书,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也贯穿了你来认识和跟随主耶稣基督的历史。

我们看到,约翰福音相当地强调,信与不信绝对的差异,生命和死亡绝对的差异,这一切是因着“光明”与“黑暗”绝对的差异。

所以保罗在使徒行传第二十六章中,特别地讲到,耶稣呼召他成为使徒的时候,他称这福音是“光明的道”。“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并且要从死里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就是指犹太人和外邦人。”(徒26:23)

保罗见证神——耶稣基督那一位复活的主——呼召他去传扬福音的时候,耶稣基督对保罗说:“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光明的基业。”(徒26:18)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来听道的朋友,这就是约翰福音要向你们宣告的,这就是我们传扬宣讲这一卷福音书的目的——要叫你们“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的权下归向神,与众圣徒在耶稣基督里同得光明的基业。”(徒26:18)

二、不可思议的临在:道成肉身

1、道成了肉身

接下来,第十四节是一个相当伟大而又不可思议的转折——道成了肉身。

在第十三节中,约翰用了三个词来描绘黑暗中的人和拒绝这光的人。第一,血气;第二,肉体,就是这里讲的“情欲”。中文翻译为“情欲”,就是指肉体的意思,或肉体的愿望。第三,人。约翰用了这三个词:血气、肉体和人,来描绘那活在黑暗当中的人。

接下来,第十四节一转折,约翰就用到了同一个词,就是“情欲”,就是肉体、肉身,说“道成了肉身”,这个人不是从肉体的意思生的。接下来说,这一位超越的,这一位是世界本源的,这一位神本身,他成为了肉身。这是让人无比地惊讶和震惊的,也是无比地使我们得安慰的。

我们完完全地被否定,因为我们活在黑暗中。在这里,约翰他挑战了、否定了希腊哲学对于身体、对于肉身世界的藐视。他透过这一个宣告,成功地将希腊世界“身体与灵魂”的二元对立,转化成了“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

黑暗不是因为身体,黑暗是因为灵魂。

各位弟兄姐妹,黑,不是因为脸黑;黑,是因为心黑。所以这个宣告,对于起初读到这个经文的希腊哲学家来说,是一个对他们智慧之道的极大否定和藐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你们黑,不是因为你们的哲学还不够高明;你们黑,是因为你们心黑,是因为你们的灵魂拒绝光明。

黑暗的唯一原因,就是不相信神的独生子。换言之,除了信他的名,除了接待这一位成为肉身来到我们中间的耶稣,其余所有的道路都是黑暗,其余所有的文化和智慧都是黑暗。

在这里,并不是因为约翰用到了一个logos,借用了这个希腊哲学的概念,就表明他对希腊哲学认同,不是!约翰用一种相当决绝的姿态,否定了希腊哲学一切对道的寻求的努力。约翰无疑在宣称他们的道都是黑道。拒绝耶稣基督的,从血气生的;从人意生的,人意就是人的智慧和人的哲学;以及从情欲生的——都活在黑暗当中。唯有从神生的,就是信他名的,才是活在光明中的。

2、新的恩典

所以让我们看到道与神同在,道又与人同在。神的爱,神自己的荣耀恩典,充充满满地让我们完全不可思议,完全把我们征服,我们唯有俯伏在他的面前。不俯伏的人,不可能认识这一位完全与神同在的道,也不可能来认识这一位与人同在的道;不可能看到这种跨越里面长阔高深的爱,不可能看到这种跨越里面“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第十六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这个“加恩”的意思,不是多多益善。“加恩”的意思,不是指数量上的增加,多一个儿子加一个恩,再多一个儿子再加一个恩。这里“加恩”的意思其实是指,新的恩典成全并且取代了旧的恩典。

第十七节一开始有一个“所以”,在后来大部分的中文译本里都把它翻译出来了。我们从他那完全的恩典里面,都领受了,并且他新的恩典、完全的恩典和丰富丰满的恩典,取代了、更新了、成全了那旧的恩典。所以后面就指旧的恩典,就是指“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这新的恩典,这加上去的新的恩典,是指“恩典和真理都是从耶稣基督来的”。

约翰在这里,不是向希腊世界宣告,而是转了一个方向,向犹太人宣告:若不信这位耶稣基督,你就死在那过去的恩典当中。因为新的恩典,不是多多益善地“加”在你的身上,而是“取代和成全”的恩典。若不信这一位耶稣基督,犹太人啊,耶路撒冷啊,你就失去恩典,你就没有恩典,你的恩典就无法得到成全和圆满。

所以,约翰既向着希腊的世界来宣告,若不信这一位主,你们的道都是黑道;他也向着犹太的世界来宣告,若不信这一位耶稣基督,你们的恩都是旧恩,没有新恩,你们的恩不能够被成全。

有一个译本说“我们再一次地领受了这个恩典”。其实,我觉得这个翻译不是很好。因为这里不是指次数,既不是数量上也不是次数上的一次增加,乃是指到这个恩典的成全,甚至是一种取代,所以我们特别地感恩。

3、完全的理性

有人说,基督教是唯一一个高举理性和诉诸于人的理性来认识神的宗教。当然,我们要解释什么叫理性。在启蒙运动以后,我们对理性的看法比较狭窄。

马克斯·韦伯曾经有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叫做“价值的理性”和“工具的理性”。他说,启蒙运动之后的人们,只重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就开始退场,而工具理性就开始增加。什么叫工具理性呢?就是做一件事情,算算成本跟收益,这个就叫工具理性。他说,人都有理性,因为人都会选择趋利避害,这个叫工具理性。就是指我们所说的“形式的理性”,就是指透过这个世界,用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如看得见的数据,看得见的图表,看得见的计算来进行衡量,去表达衡量的那一种理性的能力,称之为工具的理性。而现代人所讲的理性,越来越多的都只是指这个。

但是在启蒙运动之前不是这样。在清教徒的时代,清教徒们聚集在威斯敏斯特,来制订《威斯敏斯特信条》和大小教理问答的时候,他们宣称:人被造,是有理性的灵魂。这个“理性”,乃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是指整个人里面有神的形像,是指有光的那个道德的属性,是指那个价值的理性,是指那个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所以基督教的信仰是诉诸于人全部的、完全的理性,诉诸于你全部的心智。它不断地挑战你,要去问“我活着是为什么”,要去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要去问所谓“彼岸”的追求,所谓终极的意义,要去问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背后,是出自于一个完全的信仰,抑或只是出自于那工具理性的权衡。

基督教信仰是因着圣灵的能力重新使我们败坏的理性被恢复、被光照,回到光明当中,用那理性的灵魂去竭力地认识神,真知道他,多知道他。

所以,基督教信仰不是反理性的,“道”是可以被诉说的,“道”他自己把自己启示给我们。并且这“道”也经过人类的语言,经过神放在我们里面全部的理性——包括我们今天所讲的灵性,是一个完整的理性的灵魂的概念——去渴慕他、认识他、追求他、查考他、经历他。

4、道成了文字

昨天,我看到一个所谓“寓道”的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很喜欢说谎的基督徒,他去找牧师,到牧师的面前去认罪。牧师没有说什么,就给了他一包花的种子,请他拿回去种。过了一段时间,就开花结果了,他带着这个开了的花又去见牧师,问牧师:“这是什么意思?”牧师请他再去把以前撒的种子收回来。他说:“这个怎么能够做得到呢?”牧师说:“你回去慢慢想吧。”

我看到这个故事呢,觉得任何一个熟悉中国文化的人,会发现这个更像禅宗,这个不像基督教的布道,这个像禅宗的公案。你知道吗?中国传统的智慧,都是这种神神秘秘的智慧,都是不跟你讲的。你去找大师问,我活着是为什么?我怎么摆脱我人生的苦恼?佛教讲有七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我怎么能够超越这一切,我怎么才能够得救呢?大师就说,我给你一包种子,你回去种吧。过了一年之后,你带着那个花又去找那个大师说:“大师,我已经种好了,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他就问:“你今天吃饭没有?”你说:“吃了。”又问你:“今天挑水没有?”你说:“挑了。”然后大师又不说话了,闭上眼睛说,你回去慢慢想吧。

约翰福音的宣告,叫我们对这一切玄妙的智慧,这一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神秘主义宗教,以及神秘主义对宇宙人生的寻求、对真理和对上帝的寻求,统统都打了一把叉。

上帝启示我们的方式和最高峰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并且对我们说话,载于圣经,是他的确的道理,是他道理的模范,是他纯正话语的规模。没有人可以不透过他全部的心智和理性,不透过圣经明确的道,而能够去揣摩并领悟他的上帝、他的人生和这个宇宙。

5、见证所信之道

我听到一些人说,这个人神学很好,但是这个生命不太好,对圣经了解很多,但是生命见证不太好。我说,怎么可能呢?这取决于你怎么来定义什么叫神学。不可能有敬虔的神学,而没有敬虔的生命。因为“敬虔”的意思就是正确地认识神,认识那一位耶稣基督。生命不好,神学一定很糟糕。你说,我觉得很好啊。我说,对不起,那是因为你的神学太糟糕,所以你看不出来。你理解我的意思吗?不要轻易地说“道理我都懂了,只是行不出来。”行不出来的道,就是不知道,还是不知道。

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他关于圣经的知识懂得很多,但他并不认识神;他关于神学的知识很多,其实他并没有很好的神学。若你以为自己真知道神,其实还是不知道。真正地认识神,就一定有好的生命见证,没有好的生命见证,反过来就表明你还没有真正地认识福音。这就是福音要永远传给基督徒的原因。

也不要轻易地说“重要的不是说,重要的是做。”这话很可怕,这话把整个基督教都否定了。不说出来的道,还是不知道,因为神选择用话语启示他自己。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地知道神呢?我推荐给弟兄姐妹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听他讲蒙召悔改的见证。你们很久没有给别人讲过见证了吧,一个人分享福音的方式,是不可能超越他自己整个生命状态的,听一个人的见证,可以听出他有没有好的神学。

见证,是了解一个信徒对神的认识的最好方式,因为这就是道成肉身的方式。有的人很明白圣经,他娓娓道来圣经的知识。有一次我听他讲见证讲了十分钟,一句经文都还没有提到。你知道吗?我们常常一讲自己的时候,就忘乎所已了:既把道讲出来,又把自己隐藏、破碎、谦卑下来,确实很难。

弟兄姐妹,我现在发现最难的事情不是在讲台上讲道,最难的事情是讲见证。讲道,你们以为我都知道,但是一听我讲见证就发现我不知道,因为我的见证难以把这道彰显出来。

我特别感恩,在昨天预备的时候,我想到守望教会的金天明牧师,愿神来纪念他的事奉,也纪念他们教会在这样的困境当中,怎样多知道神,真知道神,求神的光能够带领他们。曾经我跟其他牧师在一起时,听金天明牧师讲他信主的见证。旁边有一个牧师跟我说,金天明的见证越讲越好了,他越讲越没有自己了,越讲越谦卑了,越讲越把荣耀归给神了。跟我两年前听他讲的不一样了,虽然讲的还是一样的事,但讲得不一样了。

弟兄姐妹,你信主1年,信主5年,信主20年后,你的属灵生命如何?你对神的道认识如何?听你讲半个小时的信主蒙召悔改的见证,马上就看得出来。因为那就是“道成肉身”在你生命中的方式,很难的。我一讲就很容易没有活在神的光中,而津津乐道于那黑暗当中的事情;我一讲就很容易情欲、人意和血气胜过了那从神而生的光。讲一段经文的时候,可能你看不出来,我若讲半个小时我的见证,你就会看出来。你若看出来了,就请你为我祷告。我若看出你来了,我为你祷告。

约翰福音把这样一个“道成肉身”的信仰,把这一位“成为肉身”的道——上帝,耶稣基督——在开篇就给了我们。在这一个不可和解的“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当中,临到我们的身上,也是带来一个不可和解的对立,就是“我们”和“他们”。

世人被分成两种,一种是信他名的,接待神儿子的,从神生的。什么是信主?就是从神生的。约翰在这里不是从你怎么做、你怎么悔改,来定义谁是信主的。约翰是从神他自己的光照在黑暗中,乃是表明这光的启示、表明这光的来源、表明这光的主动性,乃是表明黑暗没有能力使自己接受光,乃是表明黑暗没有办法自我救赎。所以,我们是神生的。

另外一种,是不接待他的、不信他的,就是从血气、情欲、人意生的。

三、福音的实质:从神而生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总结和应用,福音的实质就是光明与黑暗的分辨。在你一切所行的道上,你要知道福音是要使你成为光明之子,福音信仰的实质就是从神而生。信仰的实质不是你的追求,而是从神而生的。宣讲福音的过程,就是进入光明的过程。愿主来使用讲台,使这间教会不断地进入光明,使这间教会不断地得见神的荣光。

我们当中不信福音的朋友,就留在黑暗中,这是约翰福音对你的挑战。不信福音的人,就留在黑暗中。不信这位上帝的“道”,就是黑道。不为福音而活的人,生命里头的光终将暗淡,这是来警告、劝勉我们每一位信徒。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信耶稣基督是神,是万世以先为父所生的。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我们感谢赞美你,因为我们领受“道成了肉身”的信仰的奥秘,你爱的奥秘,你恩典的奥秘,你真理的奥秘。

主啊,求祢使我们来敬拜这一位与神同等、同在的“道”——上帝,主耶稣基督。求主使我们来亲近这一位、爱慕这一位、呼求这一位与人同在的、以马内利的神 主耶稣基督。所以求你来保守弟兄姐妹活在你的光明当中,求你带领渴慕认识福音的朋友进入你的光明当中,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