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恶人同居的神?(赛 11:1-16;12:1-6)

—— 以赛亚书系列证道之十

王怡
证道经文
以赛亚书 11:1-16;12:1-6
显示

弟兄姐妹们,主日平安。

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昆兰,一个少年牧羊人有一只羊钻进了光秃秃山里的一个洞穴。为了赶羊出来,牧童就向洞里投掷石头,结果打破了洞穴里古老的瓦罐。打开一看,发现了我们现在称之为“死海古卷”的历史文献。这是在耶稣基督降生125年前,迄今为止旧约圣经最古老的抄本,这些古卷写在羊皮纸、羊皮卷或者蒲草纸上。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以赛亚书。

有学者将这最古老的希伯来文以赛亚书抄本与两千年后使用的经文版本进行比对,结果发现99.99%一致。特别在第53章关于弥赛亚受苦的仆人这里,只有3个字母与现在的版本略微不同,但因为都是连词,不影响整卷经文的意思。19世纪末,很多自由派学者对圣经权威,对先知所宣告的以赛亚盼望,对我们去年讲到的但以理书中的诸多预言,都提出了种种质疑,但上帝未曾不为自己留下证据。

在死海古卷当中,我们发现了这古老的以赛亚书,这古老的盼望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们已经讲到以赛亚书的第11到12章了,今天有三个重心:首先,我想回顾一下以赛亚书的前12章,我们会在其中看到一个大致的脉络;第二,我今天想特别来分享什么叫先知,让我们来认识先知的传统。而我们对先知的认识, 会影响并帮助我们来理解弥赛亚的盼望;第三,在11章和12章中,让我们看到先知所宣告的弥赛亚的盼望,通过那一首伟大救赎的赞美和颂歌,来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弥赛亚的盼望。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你!你掌管万有,你在历史当中坐着为王。先知宣告说,你口中所出的气要审判列国,就如同伟大的使徒约翰在启示录里面所预言的,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有两刃的利剑从他口中出来, 要审判万民。那剑就是神的道。

主,求你今天来指示我们看见这伟大救恩的图画,让我们在这个弯曲悖谬黑暗的世代里不至于丧气,不至于绝望;我们当中有忧伤的人,这忧伤不至于将我们压垮,你反而要带领那认识你的人到你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主,求你让我们看到这两章向我们所展现出来的那伟大图画,让我们知道主耶稣基督已成就这图画,让我们知道自己已活在这救恩的成就和将来那救恩的完全之中,让我们看到这一章当中不断向我们宣告的那一个末后的盼望,那一个日子,那一个末日,那一天必要临到。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盼望在主日被你分别出来,来盼望那一日的临到。 感谢赞美神,奉靠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 阿们!

我刚才提到的死海的古卷如今保存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博物馆当中。我为什么要来分享这一个主题呢?因为在整卷诗篇中,也在整个先知的宣告中,一直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位神,那就是绝不与恶人同居的神, 就是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神,就是绝对不喜悦恶事的神;祂绝对不会以恶为善,也不会以善为恶,不会判义人为罪,也不会判罪人为义 。这样一位神正如诗篇5章4节所讲的:“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

然而,我们却不断看到一幅关于拯救的画面,在以赛亚书第11章中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画面。我们似乎在其中看到一个张力——到底这ㄧ位神是绝对不会与恶人同居的神,还是要与恶人同居的神?如果这ㄧ位神绝不与恶人同居,而你我都是恶人。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是恶人,你就要再读以赛亚书12章之前的内容,其中每一句经文都叫你心惊肉跳,都叫你不得不承认自己乃是恶人。因此,在先知的宣告当中,有一种强烈的语气,有一种决绝的态度,那就是定我们为恶人。可是,这样就带出来一种张力,那我们怎么办?

如果我们不能够见那一位神的面,因为神绝不见恶人的面,那么救赎到底在哪里?盼望到底在哪里?那些逃脱的余民到底是因为什么而逃脱?那些最后要归回的上帝的百姓到底是为什么而归回?甚至从最终的意义来讲,那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的后代凭什么回来?他们从哪一条路回来?

以赛亚书11章16节提到:“为主余剩的百姓,就是从亚述剩下回来的,必有一条大道,如当日以色列从埃及地上来一样。”那么,那条大道到底在哪里?我们似乎在这里看见一个非常强大的悖论。

让我们来分享这两点:第一,先知的传统;第二,弥赛亚的盼望。

先知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甚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中,都没有先知的文化。其巫师可以预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可这不是圣经所讲的先知。我最近在读《西方的四种文化》,作者奥马利是研究基督教会史的美国学者,这本书从基督教历史的角度描述整个西方文化。他列出来四种模型,或者叫做四种文化。他认为西方四种文化当中第一个最重要的文化就是先知的文化,而先知文化源自雅典(希腊文化传统)与耶路撒冷(希伯来信仰传统)的融合。

以赛亚书55章第8节是对先知的文化最贴切的表达——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也就是说,先知的立足点不在在这个世界当中,他既不是站在这个角度去评价那个角度,也不是站在这个立场去评价那个立场,更不是站队这个阶级去评价另一个阶级。先知不是站在这个世界以内的,他是站在这个世界以外的。先知所宣告的信息来自这个世界以外,且高于这个世界之上,先知的信息是在表达有一位神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祂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

所以,整个世界的命运与结局,或者我们每个人的盼望到底是什么呢?既不是在这个世界里面来寻求革命,也不是在这个世界内部来寻求改革;不是自我的改善,不是社会的进步。为什么?因为“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也就是说,什么是以先知的文化呢?先知的文化是对这个世界一个超越性的呼唤,是来自这个世界以外的声音对这个世界的呼唤,是来自时间尽头的声音对当下人类社会的呼唤,是来自于一位至圣、至善的上帝,对恶人、对败坏的人类社会的呼唤。

这种超越性带着一个落差,就好像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一样。因此,这种文化注定要大声疾呼,这种文化里面充满了孤单,充满了抗争,充满了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分离,充满了与这个世界之间的无法妥协。

《西方的四种文化》作者奥马利说,在这种先知文化之下聚集着初代教会的殉道者们,这种文化就如以赛亚书从5章到11章所不断提到的“大旗”,在那面大旗之下聚集着清教徒们,聚集着法国的胡格诺派,聚集着法国的冉森派,聚集着马丁·路德与加尔文。而我要再补充一点——这面旗帜下也聚集着中国家庭教会。

所以,先知的文化是一种站在高处谴责不义和堕落的文化。人性和社会当中一切腐败、一切不信,一切罪状,尽管罄竹难书,但是先知却要把它们一条一条书写出来。在先知的信息中、在先知的文化里,公义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那一位与恶不能同在的神,与恶势不两立的善,与邪恶势不两立的公义。你们在整卷以赛亚书当中,可以读到先知对于公义这种排山倒海而来的关注。当然,公义还会有一些的变形表述,比如正义,或者是自由。

或许你会说,哦,这个我知道,先知就是谴责当时的社会嘛。那我们也喜欢谴责呀,我们​​每天都在微博上谴责中国社会。但是,你会发现先知所代表的那一种谴责与你所理解的谴责是有区别的。

第一,先知的文化一定会谴责任何一种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当代社会。

但注意啊,我在这里不是指今天的中国社会。你谴责今天的社会,通常是用一个明天的社会作为坐标,对不对?甚至很多中国人谴责中国社会是以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坐标,是不是?是以民主社会、民主自由制度为一个坐标来谴责中国的腐败和专制,对不对?或者,是用我们想象的一百年之后更美好的明天为坐标。80年代有首歌是这么唱的:“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对不对?总之,我们都是在人类历史的内部时空中进行比较,以一个时代谴责另一个时代,用一个更好的社会谴责另一个社会。

但这不是先知的文化。先知的文化会谴责人类的任何一个时代。先知以将来来谴责每一个当代。这个将来是真正的将来,这是你死之后的将来,就是人类历史的终点,主耶稣基督再来之后的将来;他以属天的意念来谴责一切属地的现实,这意念就是那非同我们的意念的意念。所以以赛亚说:“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耶和华却要显现照耀你;他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 (以赛亚书 60:2 和合本)

第二,先知的文化在谴责之上一定应许一个更美好、更完美时代的最终来到,这就是盼望。先知的整个异象,就好像我们刚才看到的这幅美好的画面。哦,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盼望。

这个盼望伟大到一个地步,以至于它必须否定一切现实;这种盼望伟大到一个地步,以至于它超越一切人的能力、努力和改善的空间。因此,让我这样跟你说,亲爱的弟兄姐妹,当你没有来认识神,或者是没有更深地来认识祂之前,你的生命当中是没有盼望的。

为什么?因为你的盼望是基于你现在的现实,当下的现实是一个基础,所以你盼望10年之后会更好;因为现在有一个根基,所以你盼望20年之后自己​​应该会得到什么东西。你有没有发现你对20年之后、你对将来的盼望是建立在现实这个根基之上的,对不对?如果你没有读过大学,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工作,如果你的家世不怎么样,如果你现在连1万块钱的存款都还没有,你就不敢去盼望20年你现在正在盼望的事。你总是以现在作为一个基础在盼望那未来。

但是我告诉你,在先知那里的盼望才是真正的盼望。真正的盼望意味着什么?真正的盼望意味着对现实的否定。换言之,先知在这两方面都是决绝的。他的盼望如此之高,他的盼望如此之大,远远地超乎你所求所想;

第三,也正因为如此,先知对现实的否定、对罪恶的责备也是如此决绝,以致到了你难以忍受、难以接受的一个地步。他诉诸一个更高的标准,这个标准向少数人显露,对多数人隐藏。

当你从先知的传统来看这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先知的话语的方式常常是命令式的,会让我们很不舒服的。先知会说:“悔改吧!”而不是用商量的语气说:“哎,明天来教会好不好?”他说“悔改吧”!他说“来吧”!他使用祈使句,而且都是命令式的祈使句。从这样一个传统你会发现,耶稣来到我们当中第一次开始传讲祂信息的时候,祂完全是在采用先知的方式和先知的口吻。

你们来到江信大厦19楼时,是否注意到门梁上面贴的那一节经文?那是马太福音3章2节——“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你有没有发现,耶稣一开始传讲福音时,祂完全是以旧约先知传统下一种先知的方式和口吻说话,祂不是在跟你商量什么,祂是对你发出这样的命令。因此我们就看到,以赛亚书在对当代现实决绝的否定、责备、审判,与那至高的盼望、拯救之间有一个循环。

拯救的循环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之前的证道中,我们讲到整卷以赛亚书有一个大循环,就是审判与拯救。1章到39章是审判,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失乐园”;然后,40章到66章似乎对应着新约,就是拯救,我给它起名叫“复乐园”。但是,我又讲到,在1章到39章的审判当中是审判中有拯救,在第二部分,拯救当中仍然有审判。因此,在1章到39章里,同样会有拯救与审判的小的循环和不断的循环。刚刚讲论过的这12章。我们看到基本上已经经历到4个循环。

以赛亚书从第1章开始就是审判。耶和华一开始不但呼召万民来听祂怎么审自己的儿子,而且还呼唤天下万物,山川河流,呼唤整个受造界来成为陪审团的成员。

到第2章时就带出来拯救的信息,这是以赛亚书当中第一个拯救的循环。第2章2节说:“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我们还说到联合国引用2章4节经文的异象来表达对人类和平的盼望,还造了一座“铸剑为犁”的雕塑。我们当时还引用了杜甫的诗来表达中国传统中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赛亚的相同与不同。

接下来,第3章又进入到审判,然后到第4章第二次进入到盼望与拯救的信息,这就是第4章第2节所说的耶和华所发生的苗,以及我们要躲藏在祂那磐石的穴中。因此,我们就看到一个祝福藏在咒诅当中的盼望。

接下来,从第5到第8章又再次不断地讲到这劈头盖脸的审判信息。可是从第7章开始直到第9章,我们看到第三次进入到拯救的循环,对弥赛亚的盼望达到了一个最高峰,那就是以马内利。第7章中讲到以马内利,第9章讲到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他是大卫的后裔。当你的心已经被带到一个盼望的最高峰,可是到第10章又进入审判。你可能会说,哎,以赛亚书到这里就应该写完了嘛,我已经知道从审判到拯救,这就够了嘛,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循环呢?

各位,你是否有过曾经立志要悔改而第二天就失败的经历?你有没有去年此时灵里兴盛,而到今年就又软弱了?你有没有经历过夫妻关系最近变得很好,可过了三个月后又变糟糕的?有吧?我们不断地都在这里面循环。因此,神透过先知让我们看到自己都是在这里面循环,整个人类历史就在里面循环,整个以色列人的历史就在里面循环,甚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信仰都是在里面循环。

到了11至12章,我们再一次、也是第四次进入这一回合,进入到盼望的信息,这就是11章第1节经文所说的耶西的根,以赛亚书11章1节说:“从耶西的本(原文是墩)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然后,到第10节说:“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这是对前面“以马内利、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的再次延续,然而很有意思的是,为什么不称“大卫的根”?为什么不称“大卫的子孙”? 为什么不用大卫王本身却要用大卫的父亲耶西?

不妨想象一下,假如我这一辈子失败了,我就对王书亚说:“哎,你要好好的哦,爸的盼望就在你身上了哦!”其实我们一代一代的人都是这样盼望的,对不对?假如我的人生失败了,那我王怡的儿子,或者王怡的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总有一位要来成就那王怡的盼望,是吧?但是,现在我那个盼望却被称为“王正方的根”而不是“王怡的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一位新的王怡要出来,有一位真正的王怡要出来。那意思就是——我不是真正的王怡。能理解吗?

经上说,有一婴孩赐给我们,祂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祂是大卫之约当中的大卫肉身的子孙。但是在这里祂被称为耶西的根,这会进一步让我们去认识弥赛亚。弥赛亚不单单是大卫的子孙,而且弥赛亚根本就是另一个大卫。这就好像你失败了之后有人问你:“你妈还有没有生过另一个儿?”你会觉得这话简直就在骂你嘛,对不对?因此,以赛亚书11章1节的经文表明,那位弥赛亚是新的大卫,是真正的大卫,而不是那一个个令人失望的大卫的子孙。

因此我们看到,这四个循环把我们对弥赛亚的盼望带到一个最高峰。依据以赛亚书2章4节经文的异象——“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联合国在其位于纽约的总部西楼外面建造了两座著名的雕塑,一座是枪管打结的手枪,另一座是铸剑为犁。

以赛亚书从第2章到第11章是有对应的,第2章2-4节所描绘的是一幅铸剑为犁的画面,而比这更伟大的关于和平、自由、公义的一幅画面,那就是11章6-9节的经文,描绘了豺狼与绵羊羔同卧,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你能在这里看到回应,看到再一次对应了第2章当中关于圣山的异象。而在整个教会的历史当中,人们也常常用文字与艺术描绘这一幅画面。

我有一次遇到一个环保主义者,他们推崇环保,讲究自然。他认为现在不自然,因为人类在破坏大自然,杀戮动物。所以他们也有一个盼望,他们有一个什么盼望呢?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叫《狼图腾》,这部片子就在传达一种环保主义的观念。环保主义的观念就是狼要吃羊,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自然。整个人类社会不要去破坏大自然的循环,狼就要吃羊,不然狼会很可怜。食物链生生不息,维持了大自然的平衡状态。他们用这种观念来批判现代社会。

但这不是先知的看见。这就是我所说过的,他们是在这个世界以内来批判这个社会。他们批判现代工业社会,他们批判对大自然的掠夺,他们批判对自然规律的破坏。因此,他们幻想有这样一幅画面:哦,在荒原上狼自由地吃着羊,没有任何人去那里去修房子,也没有人拿猎枪去打它们……哦,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环保主义者的批判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一幅画面,比环保主义者的盼望更伟大的盼望。

我有一次遇到一个环保主义者,我跟他讲以赛亚书11章所描述的画面,他说,一头狮子跟一只羊躺在一起,这种场景不自然,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我说,说对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是超自然的。

你们是否看到,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在这个堕落败坏的世界当中去消除一些腐败,去消除一些对环境的破坏,然后让它恢复到亚当夏娃刚刚被逐出伊甸园之后的那个大自然的状态。环保主义者所渴望的,就是亚当夏娃刚刚被逐出伊甸园之后的那个世界;但是我们所渴望的是回到一个真正伊甸园去,甚至回到一个更伟大的伊甸园去。在那里,在我的圣山上,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

我们看到了一幅极度不自然的画面。

是的,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内部如果凭着人自己的努力达到或实现这样的画面,的确是不自然的,这是扭曲了这一个注定在堕落当中的社会。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可以同意环保主义者的一部分追求。但是我们要告诉环保主义者说,还有一个超自然的、更伟大的追求。

小孩子可以牵着猛兽。在教会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表现这种场面的绘画作品,看上去让人觉得相当地不自然。但是亲爱的弟兄姐妹,你是否能够在其中看到超自然的盼望。以赛亚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真正的盼望。

我昨天读到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话。有人说他也是一位先知性的人物,因为他批判这个社会,尤其是批判他所在的东欧共产主义社会。他有一部很著名的小说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那里面他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是这个世界内部的先知,或者是假先知,而不是超越这个世界之上的真先知。他说,世界是如此的丑陋,没有人会愿意起死回生。我不想活过来再活一次;如果这只是一个狼一定会吃羊的世界,我并不愿意起死回生一次;如果这只是一个人类的罪满了这地的一个世界,就好像水满了洋海一样,我并不愿意起死回生。

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先知点燃我们的盼望。我们何等地盼望在那里永远与神同居,何等盼望在那里永远的与我所爱的人、与爱我们的人、与弟兄姐妹一起在那里永远同居。

可是再回到那一个悖论——恶人怎么可能与神同居呢?各位看这幅画,这幅画面更美,断了奶的婴孩坐在羔羊的婚宴上,小孩子手拉着毒蛇。我们同样还是回到这一点上来,在这一章当中,我们看到先知的异象,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异象。我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它。

第一,这个异象是关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第二,但是,你有没有看见这个异象不但关乎耶路撒冷,而且关乎世上的万国和万民。他讲了祂要审判世界,他讲了祂要为万民竖起大旗;第三,这一个异象甚至不但关乎世上的列国,而且关乎整个宇宙和自然界,就是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图画。再总结一下:先知的异象关乎耶路撒冷这一地上眼睛可见的上帝的国度,先知的异象关乎世上的列国万族和外邦,即这一上帝国度将要扩展到的地极,先知的异象还关乎自从创世记1章1节以来上帝所创造的整个受造界。

弥赛亚是以色列人的弥赛亚,弥赛亚是地上万族的弥赛亚,弥赛亚是整个宇宙和整个上帝的受造界的弥赛亚。所以,先知的核心是盼望。特别在以赛亚书第11和第12章之间,让我这样说,首先,先知的神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盼望的神学,先知的传统是一种盼望的传统;但是第二,先知信息的中心的确是严厉的责备与审判的宣讲,是那一位不与恶人同居的神。但是我们从这个大循环与小的循环当中可以看到,严厉的责备和审判是先知书的背景,而正是这个背景不断地将真正的盼望衬托出来。

以赛亚所关注的并不是眼所见的,而是在信心当中对弥赛亚的盼望。

信心不是让我们去相信在大白天当中你所看见的一切,那不是信心。信心乃是在黑夜当中能够怀着对弥赛亚的盼望往前走,相信那大光要照在黑暗当中。所以先知所关注的首先是信心而不是资讯,虽然他列举了很多当时那个社会的现实,列举了很多资讯,但是他关注的不是这些资讯,而是信心。

因此,让我引用另外一位中国儒家名人范仲淹之名言。有人也把他与基督教的先知做了对比,范仲淹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我据此给先知的传统下两个涵义的定义:什么叫做先知呢?先知首先就是先天下之知而知。大家都知道了你才知道,当然就不叫先知,而大家都不知道你知道,这才叫先知;第二,叫先天下之苦而苦。

先天下之知而知,知从何来呢?从神而来,不是从你比别人聪明而来,不是从你比别人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来,不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考而来。先天下之知而知,知是从神来,就是以赛亚书第1章第1节所讲的,是得了神的默示;而先天下之苦而苦,苦从何来呢?苦从我们的罪来。因此,我要特别提到一点,我们今天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对我们所在的中国社会,都充满了许多怨恨乃至愤怒。我们也基于圣经的教导,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责备和评判。但是,根据先知定义的两个方面,我要来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先知跟愤青到底有什么区别?

关于先知的特征和先知的文化,在《西方的四种文化》这本书当中,作者对应了先知的文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哲学或者学术的文化,他看到这两种文化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你在以赛亚书里会看到,先知们总是透过一组一组尖锐的对立来宣告他们的信息——上帝与魔鬼,基督与敌基督,灵与肉,恶与善,公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所以先知代表了这样一种传统,即他对于他所要论述的和所观察到的所有事情,都要在最高的意义上做价值上的两分,非此即彼,没有第三条道路。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属神的就是属魔鬼的,不是光明就是黑暗。

而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种传统,我们通常讲一句话:“不要那么绝对嘛!”那是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抗拒先知文化和先知传统的一种腔调。

什么叫做先知?先知就是​对生活当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给出最高意义上的价值两分——光明或者黑暗。魔鬼与上帝有什么相干呢?光明与黑暗有什么相干呢?基督与撒旦有什么相干呢?

这就叫先知的口气。

而哲学家们是做概念上的细分。他们不断地去分别、区分不同的概念。而先知在最高的层面上做价值上非此即彼的两分。所以先知尖锐,先知绝对,先知带来对我们生活的最大挑战,先知带来对社会现实的强大否定,先知的训诲里总是带着扭转、转变以及对最后盼望的承诺。先知像以赛亚一样总是不停地说,就如以赛亚书58章所说,要大声地喊叫,不可止息。要为哑巴开口,要替瞎子看见,不要像不能叫唤的哑巴狗一样。

在《西方的四种文化》这本书当中,作者列举了整个西方文化,也是基督教文化当中先知的代表。第一组,是以以赛亚和耶利米作为先知的代表。在此我要提到先知的第二个特征——所有的先知都是流泪的先知。耶利米特别被称为流泪的先知,对吧?但是我告诉你,先知都是要流泪的,流泪的先知才是先知,受苦的先知才是先知,甚至,被杀的先知才是先知。

如果只是先天下之知而知,而没有先天下之苦而苦,那就不是先知而是愤青。先知承受了他​​的知所带来的痛苦。如果你认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除非你深切地感受到唯你独醒的痛苦有多深,如果你觉得大家都没有看到危险,大家都以为平安喜乐,而我却看见了危险。你就知道那看见了危险的人的痛苦和孤单;如果大家都​​在麻木,而你却看到了罪恶,你就会知道那看见罪恶的人要为他所看见的罪恶而受苦。

亲爱的弟兄姐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先知成为了对弥赛亚的预表,成为了对那一位真正的先天下之知而知的那一位,就是上帝自己。也成为对那一位真正的先天下之苦而苦的那一位,就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预表。先知不但以他们所宣告的知成为对弥赛亚的预表,先知也以他们的苦成为对弥赛亚的预表。

我们之前提到过犹太人中列出先知的传统,在次经《以赛亚升天记》当中记载说,以赛亚最后被玛拿西王用锯子锯死。在希伯来书11章第37节那里,虽然没有点以赛亚的名,但是根据这一列出信心伟人和先知的传统,他们当中有人被锯锯死。那所指的就是以赛亚。

因此,让我给出先知与愤青的两个区别。亲爱的弟兄姐妹,我知道每天你都会在网上看到各种社会现实,在生活中也会经历各样让自己觉得愤怒的事情。但是让我这样说,不要单单对于那些你知道的事情发言。因为你今天知道了一件事情,可能第二天就不能吸引你的关注了,对吧?比如,对于你所关注的某件事,过了两三天后有人说,又有新的进展啦!你说,哦,我没时间看;又比如尼泊尔地震让你伤心了足足两个小时,但第二天就对死亡人数增加的后续报道没兴趣了,因为又有新的消息吸引了你的关注……

因此,让我这样讲:第一,在你感受到痛苦的地方发言。在你感受不到痛苦的地方,在你没有先于他人而痛苦的地方,在你没有比别人更痛苦的地方,闭嘴;在你感受到痛苦的地方发言,在你持续感受到痛苦的地方持续发言,在你没有比他人更痛苦的地方,闭嘴。把这个世界的99.999%都交托给那一位神。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苦难,昨天有车祸20多人死亡,某天又发生一场惨剧……这些事都没有进你的心,你承认自己没有办法担当天下的苦难,连先知都没有办法担当天下的苦难,先知们所担当的苦难都指向那一位担当了全天下苦难的耶稣。所以,对于99.99%的苦难你其实没有感同身受。

但是,如果有时有那么一件事抓住了我们的心,如果上帝把这世界当中0.01%的苦难或负担放在你的里面,如果你真的对上访者这个群体有负担,你就去持续地关怀他们;如果你真的对堕胎​​问题有负担,你就长久地委身在相关事工中;如果你对于某一个方面有负担,我鼓励教会的弟兄姐妹说,在你们的十一奉献之外,单独向着那个事工持续奉献3年。哪怕你每个月只给反堕胎基金10块钱,你只要能够给上3年,我就知道你在持续地痛苦。并且你在持续地作为先知去见证和传扬那一位弥赛亚;如果你对另外一个事工比如基督教教育有负担,那你就持续奉献3年,哪怕每个月只给5块钱也好,或者给50块钱也好。不要今天有感动的时候给,一年之内都忘记了,第二年又有感动,第二年到了“六一”,你说日子过的咋这么快,然后又给一次……如果你愿意,就持续奉献3年。

让我这样说,第一,在感受到痛苦的地方发言的人叫先知,在比先于他人而痛苦、在持续地比他人更痛苦的地方发言的人是先知。而在没有感受到痛苦的地方发言的人叫愤青;

第二,在看见盼望的地方发言。那真正的盼望超越这世界之上,那道路非同我们的道路,那意念非同我们的意念;在看不见盼望,在你不比别人更有盼望的地方,闭嘴。因为如果你发言,你又不比别人更有盼望,你只不过参与在这世界的败坏与堕落当中,你的话不能够造就这个世界,你的话也不能够祝福你的弟兄姐妹。

让那些有盼望的人在他们有盼望的地方说话。如果上帝让你有真实的盼望,你就要来担当先知的职分。如果上帝在某个方面让你经历到比世人更大的痛苦,这痛苦放在你的里面,以至3小时乃至3天过后仍然不能解除,你就知道上帝在引领你,你要在这方面作为先知发言。而你作为一个先知,先天下之知而知,先天下之苦而苦,虽然这个知只不过是一点点的知,只不过这苦只是一点点的苦,但是在你的身上就成为对弥赛亚的见证。

对于整个中世纪乃至近代社会,《西方的四种文化》的作者奥马利列举了两位先知的代表。一位是格里高利七世,他带来了整个教会和整个欧洲社会在模式上的改变;第二位就是马丁·路德。为什么马丁·路德成为那一位宣告因信称义的盼望的先知?因为他差不多是当时欧洲最痛苦的那个人。他长久陷入这样的焦虑:神怎么可能与我这恶人同居?我这样的恶人怎么可能得到一个救赎的盼望和得救的确据?他为此焦虑痛苦不已,马丁·路德几乎是全欧洲为此最痛苦的人。因此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来宣告福音的先知,这因信称义、唯独神恩典的弥赛亚的福音,来自我主耶稣基督。

奥马利也列出现代社会中作为先知的两位代表人物。第一位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废奴运动中最重要人物威廉·劳埃德·加里森,作为美国反奴隶制协会的领袖,他成为整个美国废奴运动的一位代表性人物。

在起初,他期望用尽一切方式,以避免通过战争来消除这样的罪恶;但是到了最后,他宣告说,如果不能废除奴隶制,那么北国(美国的北国)就要与南国的邪恶决绝断裂,不与这样的罪有份;第二位就是马丁·路德·金,他是美国奴隶制废除之后推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领袖人物。奥马利称他们是整个教会先知传统当中出现于现代社会的两位代表。

我之所以特别地提到这位加里森,是要如此对大家说,改革宗教会的传统是要来做教会当中的先知,是要来做当代社会与文化当中的先知。但是,你必须要能够区分先知与愤青的区别。今天有很多改革宗的信徒是在当愤青,而不是在做先知。因为你看不到他们的痛苦,因为你看不到他们的眼泪,你只看到了他们的骄傲。所以,让我们像耶稣一样说话——耶稣说,我派了多少先知到你们当中来,有的被你们杀害,但是所有的都被你们弃绝。

让我们成为这样一位弥赛亚所差派的先知而不是愤青,来到当今中国社会,来到当今这个时代。这样的先知就是先天下之知而知,如果我们认为改革宗教会对救恩的认识是合乎圣经对真理的正确认识,那我们就先天下之知而知。

然而,先天下之知而知的人,有没有同时先天下之苦而苦呢?对教会乃至这个时代的痛苦,有没有经历过?有没有感同身受?如果没有,那就不是先知;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成为对那一位弥赛亚的见证。

我要举一个例子,请大家翻开《圣诗精选》675页,有一首我们经常很喜欢唱的诗歌叫《真理正进行》。在美国的废奴运动当中有两位姐妹都是家庭主妇,然而这两位坐在家里的主妇却是那个时代的两位女先知。一位就是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斯托夫人,在我们的《圣诗精选》中还有斯托夫人的几首诗歌,其中一首叫《小鸟啼鸣》;第二位就是创作《真理正进行》这首诗歌的姐妹朱莉娅奥德,她这首诗发表在1862年2月份的《亚特兰大月报》上,成为南北战争中北方联邦军队的一首圣歌。

请看第二段歌词:“祂已吹起号角响声,催我众向前奋进,祂在神的审判座前,细察世界万人心,我的灵快快响应祂,我双足雀跃欢欣;祂的真理正进行。”再看第三段歌词:“海的那边耶稣降生,美丽正如百合花,圣怀含着无限光荣,改变我们都像祂,有祂牺牲使人成圣,我愿活着救他人;祂的真理正进行。”

“荣耀,荣耀,哈利路亚!”这就是先知传统在现代社会当中的一种彰显。

我为大家来读一下《真理正进行》这一段另一个译本:“他听见了前方嘹亮的号角,绝不退缩。在他的审判席前,他拷问着人们的良心。他的死使人们蒙受神恩。让我们以死来唤起人民的自由。上帝在前,向前行进。Glory, glory, hallelujah.Glory, glory, hallelujah!”

这是先知的传统。

先知的盼望

在这个为国家祷告月当中,我深愿这样一幅场景——以赛亚书第11章到第12章那一个“荣耀、荣耀、哈利路亚”的盼望——成为对我们今天每一位改革宗教会信徒的激励,成为那一位受苦的先知,见证那一位受苦的弥赛亚。

另一位伟大的先知曾经为祂作见证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派在他前面的,那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的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28-30)所有伟大先知中最伟大和最后一位先知为弥赛亚作见证,就像先知以赛亚在11章2节中所预言的“耶和华的灵必要降临在他的身上”——“神所差来的就说神的话,因为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约翰福音3:34)以赛亚的预言成就在了耶稣受洗的时候,另一位先知为主所做的见证身上。耶和华的灵降在祂的身上,是没有限量的。祂要以公平、公义审判全地。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的手上,而不是交在亚述和巴比伦的手上。对于今天的信徒来讲,不是交在共产党手上,也不是交在国民党手上。很多人以美国为蓝本来给今天的中国开出盼望。也有很多的人以中华民国为蓝本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给出盼望。

然而父将万有交在祂的手上。既不是交在共产党的手上,也不是交在国民党的手上;既不是交在民主党的手上,也不是交在共和党的手上。我要特别对我们当中的年轻人和小孩子说,也不是交在复仇者联盟的手上,既不是交给美国队长,也不是交给钢铁侠,而是交在耶稣基督的手上。耶稣基督与他们比多么卑微,他们每一仗都打赢了,而耶稣基督每一仗似乎都失败了。在每一个复仇者联盟的故事里面,钢铁侠最后都将敌人打死了。而在耶稣基督我主的故事里面,我主被打死了。这就是福音。我主被打死了,就是那一位神要与恶人同居的一个盼望。

让我们最后做两个救赎历史的类比。关于弥赛亚的盼望,第一,在11章中,我们看见了伊甸园的类比,6到9节所描绘的狮子与羔羊同卧的画面,是不是一个新的伊甸园的画面?第二,与出埃及类比,11节提到,当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你们。为什么是第二次?因为第一次在出埃及,在15节说:耶和华使埃及海汊枯干,最后一节说:如当日以色列从埃及地上来时一样。所以,在这里看见以赛亚的盼望,这个盼望有一个更宏大的救赎历史画面,就是这一幅画面来与伊甸园做一个比较,指出弥赛亚将带来真正的伊甸园,它与出埃及上帝的拯救比较,指出弥赛亚将实现真正的出埃及。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为什么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因为神是一位不与恶人同居的神,逐出伊甸,失乐园,表明神不与恶人同居。可是在新的伊甸园,新的伊甸园弥赛亚的盼望,神却要与恶人同居。那么,公义跟救赎之间巨大的鸿沟、落差,悖谬在哪里能得到化解?

我们看见,公义与救赎之间有一个新的伊甸园,而真正伊甸园的盼望落在了弥赛亚身上。对先知来说,他并不知道弥赛亚将如何化解落差,可是他说出了预言。同样,第一次出埃及被拯救,所有埃及长子都被击杀,为什么以色列人没有被击杀?因为他们宰杀了一只羔羊来替代他们的长子。如果这位弥赛亚要带来第二次出埃及,带来真正的出埃及,那么长子在哪里?羔羊在哪里?这巨大的悬念同样地落在了弥赛亚身上。

最后我讲一个故事来结束今天的证道。我以前读到古龙一部小说中讲到救赎的困境,特别有意思:武林中第一高手逍遥侯抓来一些囚徒,逍遥侯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他用魔法把囚徒们缩小后困在一个玩偶的世界里出不来。可是,他也给了一条出路,他设了个祭坛,然后说,若把自己最爱的献在这祭坛上,你就能破除魔法,走出玩偶世界。很多人被困住,其中一人讲了个故事:曾经有一对很相爱的夫妇,妻子说,我把自己献上,因为你最爱的是我。于是她就牺牲了自己让丈夫出去了。

可是听故事的觉得这里面有逻辑问题:如果丈夫最爱的是自己,就得把自己献上,那就用不着出去了;如果丈夫最爱的是妻子却将妻子献上,请问,他最爱的是妻子吗?不,他最爱的是自己。这是一个救赎的困境,每个人最爱的其实就是他自己,没有办法把自己献上,因为献上之后就死了,也用不着出去了。

我们同样面对这个困境,回到圣经来看,谁能够付出赎价呢?谁能够成为被击杀的长子和被宰杀的羔羊呢?谁能够除掉公义与救赎之间的落差,使不与恶人同居的神能够称那些恶人为义,而看他们回到伊甸园呢?除非神舍弃了他自己的独生爱子。那位不与恶人同居的神,却来到我们当中与恶人同居。不但如此,并且取了恶人的样式;不但如此,并且替代恶人在十字架上被杀。这是一个人类无法想象的、真正的、最高超复仇者联盟的故事。祂为这些恶人去死,也为这些恶人复活。

如果我们活过来,还是中国共产党在统治我们,就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没有人愿意起死回生;但是如果我们活过来,看见的是以赛亚所描绘的狮子与羔羊同卧的画面……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何等地盼望能够在耶稣基督的里面死去,又在祂的里面活过来。我何等地盼望有一天你们或早或迟都在耶稣基督里面死去,又在耶稣基督里活过来。阿们!

我们一起低头来祷告:

主,我们感谢赞美你!我要称谢你,如同先知所说,你虽向我发怒,你的怒气却因耶稣基督一次献祭而转消,你又安慰了我。所以主啊,我们像先知以赛亚一样地赞美你说:你是我们的拯救,我要依靠你,我并不惧怕我自己,也不惧怕这个世界。主耶和华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诗歌,因为主耶稣成了我们的拯救。

哦,主,我们将每一位弟兄姐妹和听福音的朋友交托在你的手中,交托在主耶稣基督的手中,交托在你救恩的泉源,求你使他们在那里欢然取水。

哦,主啊,求你带给教会先知的职分,教我们为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受苦,传扬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在万民当中。求你使用你的教会在万民当中竖起大旗来,使你的名得到尊崇,不是用这个世界复仇者联盟的方式,而是用主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方式。求主给我们“先天下之知而知”的福音,求你也让我们有“先天下之苦而苦”的心志,使我们向耶和华唱新歌,使我们将福音普传天下。

感谢赞美神在这个月带领我们在福音中为这个国家祷告,为我们自己祷告,为教会的复兴祷告,我们献上自己的眼泪,献上我们在世界面前所受的欺负和凌辱,让我们以那高于我们之上的意念、高于我们之上的道路而欢喜快乐。听我们如此的祷告祈求,奉我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