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徒15:30-41)

—— 使徒行传系列证道之二十六

王怡
证道经文:
使徒行传15:30-41
显示
视频
音频

引言:大户人家的贵重器皿

弟兄姐妹们,主日平安。

刚才念到赦免的经文,说这是神的应许,应许我们脱离卑贱的事,成为贵重的器皿。以前有一个钟点工就说,我特别不喜欢在那些有钱人家里做事,一不小心碰到一个东西都是贵重器皿。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你们都是贵重的器皿,都是大户人家贵重的器皿。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是因为主血的遮盖,是因为他使我们脱离那一切卑贱的事,成为贵重的器皿,与这个世界分别。

教会当中也有很多的合影,我不知道你们看见一张合影的时候,你首先在其中发现的是谁?(会众答:自己。)你们跟我一样都是全然败坏的罪人,我们首先去找的就是我们自己,而且那么多的人,我们一眼看见的就是我们自己。当然如果我们中间有人正在恋爱当中,或者是恋爱还没有决定,他可能一眼看见自己爱的那个人,他可能在众人当中,第一眼先注意那个人在不在。

所以我想问的是你们爱的人是谁呢?愿今天上午我们在这堂崇拜当中,愿我们首先看见的是主耶稣。愿我们透过在这样的一个公共崇拜当中,我们有证道、有诗歌、有祷告,我们跟众弟兄姐妹在一起。但是我们透过这一切,首先看到的是主耶稣。但是你知道这是很难的,因为按照我们罪人的天性,我们第一眼到最后一眼,首先关注的一定是我们自己,所以求主帮助我们。

纷争与福音

今天这一段看到是教会中的纷争,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福音传遍了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向着小亚细亚的希腊跟罗马的世界扩展,我们看见一层又一层的扩展。我们看见教会在福音当中不断地向前,用人们今天熟悉的一句话就是:使徒行传第十五章的耶路撒冷大会,是胜利的大会、是团结的大会、是成功的大会。

但是我们却看见在第十九世纪的一些所谓高等批判的、自由派的一些学者,他们有很多人提出的一种观点:使徒行传是第二世纪之后才写的,是用来美化这些使徒们,然后在一百多年之后再来打造的。

但是我们却很清楚在这一章当中,看到这里记载了使徒跟教会的领袖群体的纷争。这里描绘了人的错误,所以在整个耶路撒冷大会,这个合一的、胜利的大会。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旋律或者潜流,记载了整个基督教历史当中的第一场的纷争和冲突。

所以你会看到路加没有去掩盖,我们甚至也看到使徒们或者教会的领袖们、长老们,他们也不过是在一个合影当中,首先看见自己的全然败坏的罪人。整本的圣经并没有美化他们,而是看到神的恩典在这样的一群人的当中成就了什么。

所以我们特别的感恩,在这里我们会看到纷争,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教会或者是在神的恩典之下来面对这个纷争的方式,那就是福音。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纷争,这是一个事实上的主题,但是我们今天的真正的主题仍然是福音本身。

据说最近党中央三次问周永康说:“你爱我吗?”周永康三次回答说:“党啊!你是知道的。”党就怎么说呢?你牧养我的羊?不是。他说:“你垮台吧,你完蛋了,你下课吧,你死定了。”这个岂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常常看见的最正常的画面?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看到谈恋爱当中的青年的男女,一个女生去问那个男生:“你爱我吗?”然后那个男生三次回答说:“哦,你知道的。”然后那个女生怎么说呢?说你娶我吧。不是,说我们分手吧。我们岂不是常常看到这样的故事吗?这个是世界的现状,这是真实的。

所以你会看到无论是政治还是爱情,都不是以恩典为基础的,而是以律法为基础的。是以对方是否能够完成或者做到,或者达到某一种的标准,为我们与他的关系的基础。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没有办法面对冲突和纷争,所有的冲突和纷争最后的结果都死定了,最后的结果都是分手。我们在这里也很遗憾的看到,甚至保罗和巴拿巴最后的分开,在新译本当中就用到分手。

我们在这一章当中,今天我要来分享,在直到现在为止,在教会当中所出现的纷争,我们会来看三个方面的纷争,或者是三场的纷争。

一、教义的纷争

第一是教义的纷争,这是发生在那些奉割礼的犹太的基督徒与保罗、彼得整个使徒的群体之间的冲突。那我不会说是律法跟福音的冲突,因为律法跟福音没有冲突,律法是神的,福音也是神的,他们不可能有冲突。但我们可以称之为律法主义跟福音恩典之间的冲突。

在十五章的第一节说,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够得救。这些人是谁呢?为什么跑到安提阿来传讲一个跟保罗和巴拿巴所传讲的不一样的教训呢?因保罗和巴拿巴明明地受教会的差派,把福音带到了那些未受割礼的罗马人的地区和人民当中。

然后到了第五节,告诉了他们是谁,惟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这几个人被称为法利赛教门的人,不过同样是法利赛人,保罗也是法利赛人,那些法利赛教门的人,到后来在这一个决议当中,又开始称他们什么呢?奉割礼的。

然后你看到二十四节整个耶路撒冷大会所做出来的决议当中说,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祸乱你们的心,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明确地跟这个奉割礼派划清了界线。他们的教训不是我们的教训,我们也没有差派他们,没有吩咐他们。你会发现整个的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我反复读这个决议,常常从当中来学习,也常常看到自己的欠缺。

1、教义的立场

因为在这个决议当中,我看到有两点:第一,它里面有清楚的教义的立场,就是什么是对与错,它讲的非常清楚,没有说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很清楚的与奉割礼派或者叫法利赛教门划清了界限。这个不是福音,要求外邦人要行割礼之后,再作基督徒,这个是不对的。

所以这一个清楚的教义立场在这个决议当中的表达是非常肯定的、坚决的,没有留下任何的余地和保留的地方,或者留下有不同的解释的空间,没有。而是非常清晰、明确的教义的立场。

2、浓厚的手足之情

但是第二,这一份的决议当中充满了一种浓厚的手足之情,从前面的问安,到后面不但是做了这个决议,并且差派了保罗跟巴拿巴,还要再派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跟他们一起去,所以他们就拣选了犹大跟西拉这两个人。在第二十二节那里说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做首领的,意思就是他们是耶路撒冷教会的治理长老,是众长老之一,所以又派了耶路撒冷教会的两个长老跟保罗、巴拿巴一起回到安提阿,然后沿路告诉众教会。在这个记载当中,我们看到这种果效,因为众人念了因为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

所以你会看见这一个决议当中,既有肯定的话,我们换个词说,甚至具有强硬的话,就是在教义立场上非常斩钉截铁的做了一个决议;但是在信上又有安慰的话,充满了一种浓厚的手足之情。那我常常就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亏欠和不足,也许我有一个清楚的教义的立场,但是在这样子的一个清楚的教义立场当中,是否带出来那浓厚的手足之情和安慰的话。

所以我们在这个决议当中,看到了不是在追求一种平衡,它就是这样。这就是持守那一个从基督而来的福音,有清楚的教义的立场,有清楚的唯一的得救的道路。只能够这样持守,不这样持守就与救恩无分,但是它充满了恩典。

3、律法主义与福音恩典的纷争

所以我们第一个会看到教义的纷争,是律法主义跟福音恩典之间的纷争。最近我们的主日学在讲预定论,我们上一次的归正论坛也是在讲上帝主权的恩典,其实这是一回事。你可以说基督教的预定论就是指上帝主权的恩典,上帝主权的恩典就是指上帝在永恒当中对万事,尤其是救恩的预定。

有人说他听到我们教会的一个会友跟他讲,不相信预定论就是异端,然后他就很受伤。他说:“你们秋雨之福教会的人认为我们不相信预定论的人是异端,所以我就要离开了”。所以我在这里说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我们一定是相信预定论的,但是我们教会的立场从来不是用《威斯敏斯特信条》来判断异端,而是跟大公教会一样,用初代教会的四大信经、四次大公会议,以及三位一体的真理和基督神人二性的基要真理来判断异端。

《西敏信条》是我们所持守的教义,是我们看为宝贵的教义,那我的确认为不认识到上帝白白主权的恩典,就对福音缺乏真实的认识,甚至是充满了错误的认识。但是基于我们所相信的恩典的教义,即使我的弟兄对福音有错误的认识,他仍然是我的弟兄。因为一个人是不是基督徒,不取决于他对福音真理有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

所以你了解这个意思吗?有一些基督徒一辈子都稀里糊涂,有一些教会一辈子都在教导上面稀里糊涂。他信这位耶稣,从头到尾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得救、恩典的教义跟拣选的教义,从来就不知道应该怎么理解他是怎么得救以及圣经的教导。但是恩典的教义告诉我们,这样的教会或者是这样的基督徒仍然是我们的弟兄,因为他得救完全在乎神的恩典和拣选,而不在乎他的神学是否正确。

但是接下来我们仍然要说,我认为你的神学不正确。你了解这个意思吗?我们认为他不正确,但是仍然接纳他是上帝的儿女和基督教会的一部分。所以持守《威斯敏斯特信条》,不断地来认识神在圣经当中所给我们的恩典福音的教义,这是我们教会的立场。我们相信这也是圣经要求每个基督徒竭尽他自己的权力去明白圣经,去不断地认识真理,不断地将自己的信仰建立在那磐石的真理的根基之上,这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你生在一个对此有明确的、清晰的教导的教会当中,你就不能够以我没有受到很好的教导来作为在上帝面前的借口。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如果你不认同我们所持守的《威斯敏斯特信条》,你就不是改革宗教会的一部分,这并不代表你是异端,不是基督教会的一部分。所以我再说我们相信预定论,但是我们并不是以这个来判断异端的,我们是以四大信经、三一论和基督论来判断异端。

换言之,我们不断地来认识上帝恩典的教义,不断地来批评在教会当中的错误的教导,这是基督教会的内部的争论,这是家里人之间的差异,不是信与不信之间的差异。这是第一种的纷争:教义的纷争。第二种的纷争是同工之间的纷争,尤其我们看到保罗和巴拿巴之间所出现的纷争。第三,我们甚至会看到彼得和保罗之间的张力,领袖甚至是使徒之间的纷争。

二、对“四条禁戒”的理解

所以我们会来看到这三层的纷争。让我们首先把焦点集中在耶路撒冷大会最终做出的这个决议,这个决议是什么呢?他们既然确定了人得救是白白因着基督的恩典,而不在乎遵循摩西礼仪的律法。但是他们最终又给出了一个我们常常称之为“四条禁戒”,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惟有几件事(差不多就是四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

1、都与偶像崇拜有关

那这四样东西:第一,祭偶像的物;第二,血,当然这个血也是跟祭偶像有关;第三,勒死的牲畜,这个勒死的牲畜其实还是跟祭偶像有关;然后奸淫,其实这里的奸淫也是跟祭偶像有关。那你如果说不可奸淫,这不是十诫当中的一诫吗?但如果特别在这里列到,那为什么不把十诫全部列出来呢?其实这个地方的四条禁戒都是跟偶像崇拜有关,就是要把我们的信仰跟外邦人的偶像的崇拜区分开来,以至于不跌倒我们的那些犹太基督徒的弟兄。

2、并不是增加了四条诫命

所以我们要来看一下对四条禁戒的理解的方式,这四条的禁戒并不是在摩西的十诫增添了四个基督徒的诫命。摩西十诫是上帝所赐的、永恒的、普遍的道德律的总结,我们在《小要理问答》里面这样讲。而是在对这十诫永恒的道德律的应用上,向着犹太基督徒所做的忍让。

3、有知识的人,要忍让没有知识的人

所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那里就讲,你在整个哥林多市场上买的全都是祭过的,那到底是能不能吃呢?保罗在那里其实把这个原则讲的是更加的清楚,他说偶像不算什么,可是他提出一个原则:有知识的人要忍让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这里的知识就是明白福音恩典的知识,不是指有世俗的知识。

如果你跟一些基督徒一起出去吃饭,有几个弟兄姐妹说,我们不能点血,基督徒不能吃血的。你说,基督徒可以的。然后你跟他讨论了一下,他说还是不可以,那你怎么办呢?保罗给我们的原则就是不吃。为什么不吃呢?不是因为不能吃,不是因为在神的诫命跟福音的真理上面吃了之后是拜偶像,是违背圣经的教导。而是你要体谅软弱的弟兄的良心。有知识的人有责任去忍让和体谅没有知识的人,这就是福音恩典的态度;反之,就是律法主义的态度。

4、谁是先道歉的一方?

让我举一个例子:当夫妻吵架的时候,或者是弟兄姐妹之间发生纷争的时候,按照我们人的角度是怎样的?我们会怎么做呢?通常是有道理的那一方,等待那犯错的、没有道理的一方主动到我这里来认错。但是圣经的教导这样说,这就是律法主义者的态度。

作为活在福音恩典当中的人,福音如何要求我们呢?无论是在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还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当中的原则,在福音恩典当中的人,有道理的一方有责任去与犯错的、没有道理那一方和好。凭什么呀?明明是他不对,是不对的那一方有责任来和我和好。你们的关系的基础不是恩典而是律法,是他违背了律法,所以等他来向我道歉,这是律法主义者的态度。各位,认为自己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认为自己对在福音当中就意味着是你的责任(所以认为自己不对要安全一点)。

5、浪子的故事

让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浪子的故事。当那一个背叛了他的父亲,甚至要他父亲的命的这个浪子、败家子,耗尽了一切的家产,然后他回来。按照我们来讲,父亲应该怎么做呢?父亲应该稳坐在家中,用我们的话就是“稳起”,怎么能够失态,穿着袍子就跑出去呢?应该坐在里面等到仆人来告诉他说:“唉,你小儿子回来了。”“等一会再来找我,现在没空。”坐在自己的沙发上,回想他之前是怎么对不起我。等一会来向我道歉的时候,要让他跪在我的面前求饶,流出眼泪。最后我扶起他的手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各位,这个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已经是很好的父亲了,对吧?这是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所看见的饶恕的故事。能够这样已经是你我很难做得到的了,可是这位父亲不只如此,他完全丧失了他的体面、尊严、面子、矜持、自尊,跑出来迎接他的这个孩子,这是耶稣所讲的这个故事。

6、主耶稣三次问彼得

同样的故事你会在耶稣在加利利的海边三次问彼得的时候,可以看到耶稣就好像那一个跑出去的父亲。你有没有觉得耶稣在加利利的海边来三次问彼得的时候,是问的相当低三下四,没有面子。是彼得三次不认主,不是主三次不认彼得,他跑去三次的问,你爱我吗?

什么是恩典呢?在基督的十架里面我们看到了一种跟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原则,就是被伤害的那一方、被背叛的那一方成为了恩典的源头,这就叫恩典。那一位父亲或者是在加利利海边那一位复活的耶稣,他们是相当低三下气的,在我们看来完全没有面子,不可思议地放弃了对等的原则。律法主义者所要求的就是一种对等的原则。

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这个不叫婚姻的盟约,这个叫婚姻的合同。所以你非常清楚的看到,为什么叫盟约呢?盟约的实质就是恩典的福音,恩典的福音的实质就是被伤害的那一方、被背叛的那一方成为恩典的源头,这个是福音在我们生命当中的果效。

放弃对等的原则,耶稣是如此,所以他要求他的门徒和教会如此,这是面对一切的纷争的真正的盼望。基督徒不是没有纷争,教会不是没有冲突,但是整个教会面对冲突和纷争的时候,跟这个世界所不一样的是什么呢?不是你和我的修养,不是我们的任何的优点,而是福音本身。

如果我们不能够依靠这样的一个福音,我们面对纷争和冲突的时候,与世人何异呢?所以你会看到所有的冲突跟纷争在我们之间,它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认错的结果。虽然最终每一个在神的面前犯罪的人,都有责任来到神的面前悔改,但是一切的纷争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最后认错的结果,而是一个福音化的过程。

所以让我这样说,如果张弟兄跟李姐妹之间有一个冲突,或者是在夫妻、父母跟子女之间有一个冲突,那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们都要互相认错,这是对的。但是更实质来讲,这意味着你们之间需要一个福音化的过程,就好像我们说中国福音化,你需要的就是你们之间关系的福音化,家庭的福音化。那这一间教会需要继续福音化,在父母跟儿女的关系上面需要福音化,这才是真正的我们所面对的功课。

三、两重的分道扬镳

所以让我们来看这三重的纷争,这三重的纷争可以把它分为两类,我可以说有两类的或者两种意义上的分道扬镳。

1、在所信之道上的分道扬镳

第一重的分道扬镳就是在所信之道上面的分道扬镳,就是教会与犹太的基督徒,与那些奉割礼的基督徒和他们持守摩西礼仪律的要求的这一种的教导分道扬镳,这一种是好的。使整个教会建立了真正对福音的认识之后复兴的一个基础。这是在神的道上面的分道扬镳。

在这个意义上,亲爱的弟兄姐妹,今天的教会不是这样的分道扬镳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教会需要不断地与错误的教义分道扬镳,然后持守那古旧的福音。这不但是对今天这个社会来讲是不受欢迎的,甚至很多的时候在教会当中,在很多的基督徒的群体当中都仍然不受欢迎。我们需要有勇气在所信之道上与一切的错误分道扬镳。

2、同工之间的分道扬镳

但是我们也有看见第二层的分道扬镳,是我们很忧伤的,就是保罗跟巴拿巴在第一次宣教当中,搭配的宣教的团队。一开始是以巴拿巴为首,“巴拿巴与保罗”;到了塞浦路斯之后,当保罗作为神所拣选的外邦人的使徒,他行了彼得所行的一切的事,行了彼得所行的神迹,显明他是上帝大能使用耶稣基督亲自拣选的使徒。那之后就变成了保罗为首,“保罗与巴拿巴”。

当然我看过很多解经家在对这一段的理解,或者很多的时候不是理解其实是揣摩,就是路加没有给我们太多的细节。但是我们知道两件事情:第一,路加明确记载了他们的纷争,而且这个纷争显然是相当严重;第二,路加所用的用语显明了他对这一个纷争,包括当初马可离开这个宣教团队背弃保罗,他的的确确是给予的一个否定性的描绘;但是第三,路加没有更多去讲那些细节。

不是因为他要去掩盖这些教会领袖们的错误,而是在爱当中来遮盖,这个地方的遮盖的意思不是说遮盖他们的错误,告诉你他没有犯错。是说他犯了错,清清楚楚地犯了错,清清楚楚地发生了这样的纷争冲突,甚至分开,但是他不津津乐道于那个过程当中的细节。

就像我们弟兄姐妹之间一样,有的时候你听见有弟兄说:“那个张弟兄以前怎么怎么样”,然后另外一个弟兄说:“那是以前的事了,他早就已经改了,现在不是那样子了。”如果已经不是那样子了,我们还需不需要去讨论当时的细节呢?那你就不能够,需要在爱当中来遮盖。你就没有理由再去传讲他当时所犯的每一样具体的错,所说的每一句的过分的、犯罪的、得罪神和得罪人的话。

所以路加没有去记载细节,不过很多的解经家总是想了解细节。因为我们是罪人,解经家也是罪人,牧师也是罪人。所以我差不多会看到有两种,就是解经的陷阱。一部分的人会站在保罗一边,倾向于认为主要是巴拿巴跟马可的错。另外一部分的人呢,基本上在解经当中站在巴拿巴一边,巴拿巴都饶恕马可了,保罗不饶恕,显然胸怀没有巴拿巴宽广。我想这是一个陷阱,因为这不是在这里圣经要告诉我们的焦点。

3、教会历史上不断发生类似的纷争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纷争,在教会的历史上不断发生,甚至在今天,甚至让我说在改革宗的教会当中也是不断地发生。每一次都会令主的名蒙羞,每一次都会使教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中国福音会是被神大大使用的一个宣教机构,在赵天恩牧师回到天家之后,这个机构发生了很大的纷争,直到现在分道扬镳,一个福音会变成了四五个不同的福音会。你说这是神的恩典,本来保罗跟巴拿巴是一个宣教团队,分裂之后变成两个宣教团队。巴拿巴跟着马可去了塞浦路斯,然后保罗又拣选了西拉重新回到了小亚细亚,哈利路亚赞美主。

当然一个方面会看到神的介入和保守,神甚至是在人的软弱、教会的错误当中,仍然可以变成对教会的祝福,而不是会因为我们的罪使上帝的计划落空。但是在另一个方面,这不是我们纷争的借口。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福音会的衰落跟他们的分裂,甚至让我说在我们教会几年前也发生过一次的分裂,有一对长老夫妇离开这个教会,去建立了另一间教会。

所以秋雨之福教会的第一场的植堂也是因为分裂而植堂。这一个分裂其实会跟中国福音会在赵天恩牧师之后,所出现的路线的纷争有一些关系。甚至我们很多的弟兄姐妹在网上看到,最近一年以来,在我们很尊敬的唐崇荣牧师布道团发生了很公开而激烈的纷争,令很多的弟兄姐妹、教会感到伤心。

我最近听到有一位国内的改革宗牧师,他也是被神所曾经大大使用的,也建立了区会,最近他被自己的区会除名。但是除名之后,他和其他的几位同工一起又将除名他的区会除名,这是互相分裂。感谢主,一个区会分裂成两个区会。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子的纷争在教会当中,以至于很多的人就会说:“你看教会当中不也是一样吗?”但是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纷争而不是放在福音上面,就看不到神给我们的应许和盼望。

4、保罗和彼得之间的冲突

那在第二重的纷争当中,我要特别提到加拉太书的第二章。如果你有圣经的话,可以翻到加拉太书的第二章。因为加拉太书的第二章基本上描绘了相同的事,在第二章第一节保罗说:“过了14年我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当然有两种不同的解经家的说法,一种是说这个“去”是发生在使徒行传第十一章,在那里保罗跟巴拿巴带着安提阿教会所奉献的款项,去到了耶路撒冷,帮助在饥荒当中的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那是保罗跟巴拿巴第一次上耶路撒冷。

第二次就是耶路撒冷大会,所以我们不能够完全确定,因为在教会历史上总是有这两种解释:说加拉太书第二章这一个描绘,是发生在第十一章的那次去耶路撒冷,或者是发生在第二次去耶路撒冷。我想我不会作出最终的结论。

我想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如它是发生在第一次的时候,那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当彼得去到安提阿的时候,保罗说:“我见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保罗在这里明确描绘了他与彼得之间的一场冲突),从雅各那里来的人(就是从耶路撒冷,因为雅各已经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未到以先,他(就是彼得)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绝了。

其余的犹太人也随着他装假(保罗把彼得的行为称之为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我一看他们行得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与福音不合,福音的真理与律法主义之争),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

接下来保罗就讲论了那一个唯独因信耶稣基督的福音。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当着众人的面保罗狠狠的把彼得K了一顿。如果这是发生在第十一章那个时候,那么我们会说,第一,彼得不是已经去给哥尼流全家施洗了吗?为什么他还会装假呢?

这个地方不是一个教义上的分歧,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分歧呢?你常常会看到大部分在教会当中所发生的纷争,都不是教义所带来的纷争,或者不完全是教义所带来的纷争。纷争并不是福音导致的,纷争甚至不是教义导致的,纷争是罪的结果。

5、纷争是罪的结果

有两种情况:第一,有罪的人持守错误的教义,如果在这个教会当中有罪的人持守了错误的教义,当中一定会有什么?层出不断的纷争和冲突。第二,有罪的人持守了正确的教义仍然会导致纷争,但是这个纷争不是教义。所以有人会说:“哎,不要谈教义,不要谈神学,因为一谈就有纷争。”我们要谈的是什么呢?我们要谈的是关于我们的罪,在耶稣基督的恩典福音当中,怎样才能够经历真正的赦免和悔改的真理。

谈真理不会导致冲突和纷争,但是是罪人导致冲突和纷争。如果我们不谈这个真理,就没有办法来面对这个纷争和冲突,那我们的纷争和冲突就将从始至终的纷争和冲突下去而没有盼望,因为盼望是在于福音本身。

所以我们会在彼得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我可能是一个持守正确教义的人,我也相信这是神的教义,但是到了某一个环节我就随伙作假。因为我不敢得罪那些人,或者我不敢得罪他们的那种氛围,或者那种强大的价值观,甚至是在教会中的一种不属灵的氛围。当它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氛围的时候,一个愿意渴慕追求敬虔的基督徒在其中感到压力。

如果五六个弟兄姐妹一起出去,大家会感觉很尴尬,虽然大家都是基督徒,但是一开口聊的都是这个世界上比较世俗的话题。有一个弟兄说:“希望在当中提起说来分享一些属灵的事,感觉到很尴尬、很有压力,不敢提出这样的话题。无法跟这五六个人形成的一种强大的气场相抗衡。”

当一个教会或者是一群人、一个小组,他们的氛围变成了这样一种氛围的时候,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连彼得也是如此,因为这一帮奉割礼的人一坐下来,一吃饭就给他产生一个极大的压力。他也要在表面上遵循这些人所遵循和教导的做法,赶紧跟外邦人分开,这不是他内心的信仰,不是他教导的教义,可是他就是如此行了。所以这就是我说的一个福音化的过程。彼得跟你我一样,虽然他相信福音的真理,因信称义的真理,可他的生命中需要不断地经历这个被福音化的过程。

6、彼得经历了福音化的过程

第二,你会看见在彼得的身上一个很美好的见证,那就是到了第十五章耶路撒冷大会的时候,彼得站起来,他跟保罗站在了相同的立场上,持守这一个教义,显然保罗当众对他的批评并没有使他怀恨在心。他被批评的心服口服,他不是被批评,也不是被论断,而是经历了一次福音化的过程。加拉太书里面记载的这场当面的使徒之间的冲突,使彼得经历了一次福音化的过程。

如果按照一些解经家的说法,加拉太书第二章就是发生在耶路撒冷大会上,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令我们震惊了。耶路撒冷大会彼得已经站起来,而且整个大会已经做了决议,就是与奉割礼派的这种律法主义的思想隔绝。在耶路撒冷大会之后,彼得怎么可能还随伙作假,那就更加的令我们惊讶了。

但是各位,其实也不太惊讶,因为至少就我个人的生命经历可以作见证,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而且这是常常会发生的事。即使发生在耶路撒冷大会之后,即使发生在你重生受洗之后,即使发生在你成为教会的同工、按立长老之后,甚至是按立牧师之后,我们还是会不断地经历这个福音化的过程。

什么时候这个福音化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在我们的教会,在我们彼此的弟兄姐妹的生命的关系当中停止了,那么我们就会回到随伙作假的这样的生命当中去。

7、我们常常忘记里面的

我曾经有一次出去服事,自己装了箱子所有的东西,出去一周所有的东西都装好了。每一次总会忘记什么东西,结果我到那个地方住下来之后打开箱子,发现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而且很尴尬,忘记带内裤。我带了西装、衬衣、领带,还特别带了三条领带,有不同的场合要换,但是没有带内裤。但忽然我想到一件事,为什么没有忘记带外面的东西?因为我是去服事,一定需要衬衣、领带、西装,这些东西是道貌岸然的。所以凡是外面的我都没忘,我忘的是里面的。

所以我觉得常常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也是如此,亲爱的弟兄姐妹,外面的关系你不会忘,外面的表现你不会忘,在人前作出敬虔的样式你不会忘;但是里面的你会忘,越是里面的你越会忘,越是到密室当中与主的关系你就越忘。而且在那里已经被摧毁了,已经没有了,已经干涸了,已经荒凉了,但是外面都还有。

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真的求主怜悯,求主帮助我们不要落在这样的处境当中,也求主帮助我们当中的每一位,不要落在这样的光景当中。

四、福音带来的结果一定是和好

从神的作为来看,所有的事都是好事。在加拉太书第二章那里记载,彼得往犹太人的地方去,保罗往外邦人的地方去,这是第一次做了教区的划分。然后在使徒行传的第十五章,巴拿巴跟保罗划分了他们第一次宣教的这个区域,塞浦路斯归巴拿巴,因为他本来是塞浦路斯人,然后保罗跟西拉去到小亚细亚,这是教会宣教史上第一次宣教区域的划分。在上帝的手中,人的错误,人的纷争仍然被成全,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个教会当中所持守的是福音,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和好。

1、保罗与巴拿巴、马可的和好

所以你看到哥林多前书九章六节,保罗在那里提到他与巴拿巴再次同工;歌罗西书四章第十节,在那里提到马可成为了保罗所倚重的一位同工。保罗介绍他说:“马可到你们那里去,你们要接待他,因为他是我推荐去的,在这里跟我一起在福音的工作上有份的”。然后到了提摩太后书的四章十一节,这几节的经文对于我们今天这一章来讲是相当宝贵的。

所以到了提摩太后书的四章第一节,保罗那个时候在罗马的监狱当中下监,已经知道自己离世见主面的时候不远了,所以他写信给提摩太,求他叫马可来到他这里。他在他的艰难当中,甚至是生命的垂危当中,他请求马可到他这里来,他想念马可。

若有人读经读的不耐烦,只读到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但是当你读到哥林多前书第九章、歌罗西书第四章,甚至包括腓利门书的二十一节到二十四节,你就会看到福音在教会当中,甚至是在那纷争、冲突的这一群人当中所显明的大能。

2、日久见主恩

我以前有遇到一个离开教会已经好些年的,他对教会还有很多的成见。他说:“哎呀,那个谁跟谁以前我就知道他们俩关系不好。”然后我说:“早就不是了,人家已经和好了。”他说:“那个谁的生命很糟糕。”我说:“现在已经大变样了,跟你走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人家已经做教会同工了,而且服事很殷勤。”“我觉得他那种人一辈子可能就那样。”你知道吗?你说的是五年前的账。所以如果你只在一个教会中待五年,你信主三十年,然后六个教会平均每个只呆了五年,在你的眼里这六个教会都很糟糕。

当你在一间教会里呆上三个月的时候,那个叫蜜月期,你觉得教会好的不得了。当你在一间教会待到一年至二年的时候,你发现教会真的好多纷争、冲突、问题,然后没到五年你就离开了。但是当你在教会当中待到十年以上的时候,你又会重新进入蜜月期,看到神的恩典。用我们中国话也很简单,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心从一开始就见透了,就是坏的,但日久能见主的恩。就好像婚姻一样,有人常常说:七年之痒。

3、用委身去经历美好

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在这间教会呆到第七年,或者是不到第七年,第三年、第五年你已经面临很大的冲突了,就等待第七年熬过去吧,因为日久见主恩。至终你的生命以及在这一间教会,这一群神的儿女,他们的关系会被带到哥林多前书的第九章、歌罗西书的第四章和提摩太后书的第四章。

当你要离世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像保罗一样,被主接走的时候,你最想见的不是王怡牧师,而是原来教会当中,大家都知道跟你关系最不好的那个姐妹。你希望她来看你,而她果然就来看你,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呢。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愿不愿意在主的教会当中,用一生的委身去经历这样美好的事呢?阿们!

我们一起低头来祷告:

主啊,我们感谢赞美你。我们看到在那个浪子的故事,或者是耶稣在加利利海边来饶恕背叛他的门徒,甚至主动地去问他们“你爱我吗?”那福音的恩典永远是教会的动力。

主啊,求你保守我们即第一个层面上不断地与那危害福音真理的错误教义分道扬镳,但是主啊,也求你来保守我们在我们所行的路上,在教会、家庭、我们一生的生命历程当中,求你使我们胜过一切的试探,求你使我们避免那一切不必要的冲突跟纷争。也在我们所发生了的冲突跟纷争当中显明你自己的恩典,因为在你的手中你会使这一切成为美好,你会使这一切成为你的恩典临到你的这一群百姓的方式。

主啊,我们的罪、我们的错误不会影响你在永恒当中对你这一群儿女的命定。所以就让我们用一生来经历在福音当中的和好,在福音当中同心协力,齐口同心的赞美你。感谢主,听我们这样的祷告祈求,奉靠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打印